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有哪些12篇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有哪些12篇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有哪些  小学数学综合理论教学案例  二、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理解什么是密铺,知道什么样的图形可以密铺平面。  2、过程与方法:动手理论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有哪些12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有哪些12篇

篇一: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有哪些

  小学数学综合理论教学案例

  二、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理解什么是密铺,知道什么样的图形可以密铺平面。

  2、过程与方法:动手理论才能的培养及探究、归纳、创造才能的思维习惯的形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会用数学的目光欣赏美和创造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2022年,举世瞩目的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像这样把一种或几种乎面图形既无空

  隙,又不重叠地铺在平面上,这种铺法,数学上称它为“密

  铺”。

  课件出示或用图片展示生活中的壁砖、地砖密铺场景。

  〔2〕任务二:探究可“密铺”图形的特点:

  猜测:是否每种图形都能实现密铺呢?出示:正方形、长

  方形;

  平行四边形、圆形、正五边形等八种根本图形。

  学法:

  ①分组小组合作,每人选择一种图形铺一铺。

  ②想一想,铺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③将铺的

  结果在小组里交流。

  ④汇报交流、展示成果。

  引导学生得出能密铺的图形的种类。

  〔3〕任务三:归纳出可“密铺”图形的内在规律。

  问题①:在用三角形拼接的图案中,每一个顶点处有几个

  角?和是多少?问题②:在用四边形密铺的图案中,每个拼

  接点处有几个角?和是多少?问题③:在用六边形密铺的图

  案中,每个拼接点处有几个角?和是多少?引导学生得出结

  论:只用一种多边形进展密铺,就必须使拼凑在每一拼接点顶

  

  点处各角之和为360°。是这些图形的内角和的是360的整数倍。

  〔4〕任务四:让学生根据课本

  

  

篇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有哪些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获得自信的体验获得发展并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节约意识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管家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活动背景: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根本,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及理财意识,做个节约型的小公民。

  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记录家里一周的开支,进一步熟悉用小数表示钱的方法,巩固小数点加减法。

  2、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熟悉用折线表示数据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操作及交流的过程,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课前调查家中一周的开支情况记录下来,并完成统计表。

  2、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设计意图]人人参与收集整理数据,使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平等参与,积极主动参与,在参与中构建新的知识形成能力。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教师:

  同学们,人们在生活中每天都要消费,一个家庭也是一样,每天都有不同的开支,不同的家庭开支情况也不相同,这节课我们就来交流一下我们班每个同学家里的一周开支情况。探讨开支的规律,学会做小管家。出示课题《小管家》

  二、交流各家一周开支情况:

  1、先在小组内交流

  2、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其家里一周开支情况并回答问题:(课件出示)

  (1)你是怎样得到记录单上的数据的。

  (2)表中的“项目”、“金额”、“小计”、“总计”分别表示什么?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进一步熟悉用小数表示钱数的方法,巩固小数加减法,以及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表的制作。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内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家庭开支情况也会不同,体会统计源于现实生活的需要,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为后面谈意见和建议奠定基础。

  三、用折线统计图表示一周的开支情况教师:

  如果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出你家一周的开支情况。你打算怎样设计统计图。

  1、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出你家一周的开支情况。

  (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参考老师提供的统计图表样,也可向小组内同学学习绘制方法。)

  课件出示:()家庭一周开支统计图

  2、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设计意图]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熟悉用折线表示数据的方法。利用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发现家里一周开支情况的周期性。发挥小组内成员相互学习,降低差异,共同提高的作用。

  四、展示、交流、汇报:

  1、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制作好的统计图,比比看谁的作品最美观,选出来作为优秀作品展示。

  2、对选出的优秀作品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展示)同时说说你家的开支有什么变化规律?交流后由学生进行评价。(从制作的美观程度,及开支的大小,开支的项目上进行评价)

  3、根据自己家一周的开支情况估算本月的开支,估算结束后进行全班交流,并说说具体的估算方法。(教师对学生的探索结果进行总结和点评)

  4、对各家的开支情况你有什么感受?你家的开支和理吗?你有什么建议?

  生1:每个家庭周末的开支都比较大,原因周末休息,人们有时间采购、游玩。

  生2:生活开支如米面油盐菜,需求最多,但花去的钱不是很多;

  生3:应酬、礼尚往来、朋友聚会虽次数不多,但占用的金额却不少;

  生4:买衣服、看病也占去了相当大的开支;

  生5:水电暖、物业管理每月都有一定开支,不过比较固定;有的家里这方面开支就大,有的家就比较少。

  生6:我家买彩电花去了五千多元钱。有同学家还买了电动自行车。

  生7:我认为有的家里开支还有不合理的地方。

  教师:不合理的地方有哪些?你有合理的建议吗?

  生1:水电费如果我们节约用的话,可以节省一定的费用;我们要养成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的习惯,洗菜洗衣服的水可以用来冲马桶。

  生2:用于应酬,礼尚往来的资金多,礼尚往来可以进行改革,变一种方式,比如婚事简办,送鲜花等方式。节省下来的钱可以买一些书籍,还可以捐赠给有困难的人。

  生3:我觉得生活开支必不可少,但衣服上的开支可以适当减少,不必追求过高档次。

  生4:我觉得父母挣钱很不容易,我们不应该乱花钱。……[设计意图]在交流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获得自信的体验,获得发展,并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节约意识,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活动小结:

  大家都谈得很好,要想日子过得好,就要合理开支,计划支出,只有这样才能收支平衡,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我们从小就应该懂得勤俭节约,不乱花一分钱。不浪费水电等地球资源,学会为全人类着想。

  六、布置作业

  把自己估算的本月开支向父母汇报,并针对如何节约开支这个问题向父母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开展一次实践活动:做一次家庭小主人,到超市购物一次,学会购物,学会理财。

  设计意图]参与实践,增加社会实践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勤俭节约,学会理财,学会管理。

  

  

篇三: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有哪些

  通过各个小组交流汇报实际测量通过各个小组交流汇报实际测量通过各个小组交流汇报实际测量实地感受的各景实地感受的各景实地感受的各景点方向和距离的信息点方向和距离的信息点方向和距离的信息将一份较完整的信息资料展现在大家面前将一份较完整的信息资料展现在大家面前将一份较完整的信息资料展现在大家面前使使学生对大港城区的这些景点都有个全面的了解学生对大港城区的这些景点都有个全面的了解学生对大港城区的这些景点都有个全面的了解三绘制全景地图三绘制全景地图三绘制全景地图设计意图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小小导游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本次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方向与位置》的

  基础上设计的。本次活动主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体会方位知识,感受生活中的方位概念。并通过小组合作、研究,描绘出合理的旅游路线,并尝试设计一个受欢迎的旅游方案。活动分两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在此阶段中,我们提出课题,讲明活动的意义。根据地域特点确定了文化广场、森林公园、长城、九龙泉水库等几大景点。对学生进行分组,明确每组活动任务。各小组自己进行了人员分工,并讨论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学生走入生活中,通过实地测量、查询访问、查阅资料等不同手段搜集记录下不同景点的相对位置方向及距离。并绘制出以文化广场为中心的部分景点的坐标图;二是汇报信息、设计方案阶段,即为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基本的观察能力、简单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我校地处农村,学生对旅游相关知识知之甚少的实际情况。需要家长帮助收集资料,同时教师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形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趣促思,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还要加强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以便使他们学会研究,达到让学生知道怎样进行研究的目的。从而让学生在研究的活动中能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发展。活动目标

  1、了解杨各庄镇徐流口村的景点,并感受景点间的位置和方向,了解旅行路线及距离。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方位知识,感受生活中的方位概念。

  2、能识图,会绘图,描述简单的线路图,并能合理安排旅游线路。3、培养动手操作和绘图能力,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渗透优化思想,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创设活动情境课前2分钟:请同学们欣赏徐流口各景区美丽风光师:同学们,我们刚刚欣赏了徐流口美丽的风光。我们徐流口作为具有乡土特色的景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游人。眼看十一黄金周就要到了,我们班上的小小旅行社也都挂牌上岗了。请你们和大家打个招呼吧。各旅行社自我介绍(设计意图:课前欣赏,课上成立小旅行社,创设了活动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设计旅游方案奠定基础)二、汇报整理信息师:老师祝贺你们各旅行社成立。“我是小小导游员”活动开展了有一周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同学们走出了封闭的课堂,真正的走入了徐流口的各景点中,去亲身体验,实地感受了各景点间的位置、方向和距离,同时通过查询、访问等手段,获得了很多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了整理。下面就请各旅

  行社将你们收集整理的信息来汇报交流一下。注意:在别的旅行社发言的时候,请其他同学认真听,把你认为有用的信息及时充实到你们的信息库。各小组汇报调查到的信息。师:你们对刚才他们调查的信息有异议吗?哪个小组还有不同的信息要补充?学生补充信息。(老师将每个旅行社绘制的坐标图随机贴在黑板上)师:听了刚才大家的汇报,我发现很多旅行社都认真做了记录,咱们看看这个旅行社的记录。(随机拿一份到前面,展示)(设计意图:通过各个小组交流汇报实际测量,实地感受的各景点方向和距离的信息,将一份较完整的信息资料展现在大家面前,使学生对大港城区的这些景点都有个全面的了解)三、绘制全景地图师:在你们调查的信息中,老师发现你们都是以文化广场为中心来调查的。在你们的坐标图中,这两条坐标轴能为大家介绍一下是哪吗?指名回答。师:老师这有一张徐流口旅游景区的简易线路图。你们能不能根据刚刚我们整理的信息,在这张平面图上确定出这些景点的相对位置,完成这张全景图呢?(出示简易线路图)小组活动。确定景点相对位置,完成全景图。师:我看到大多数组已经完成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老师拿各组画完的平面图到前面展示,大家一起评价并做修正。)(设计意图:根据同学们汇报的信息,确定出各景点的相对位置,绘制出这种接近于现实的平面图,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这种转换,增强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四、设计旅游方案师:好了,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基本上了解了徐流口的几条主干线路和景点的相对位置,下面就请各旅行社根据这张平面图设计一个徐流口一日游的旅游方案。(设计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设计一个受欢迎的旅游方案应该注意什么?)指名回答。师:同学们说的没错,下面请各旅行社开始讨论设计方案。一会请大家汇报。小组开始讨论设计方案。(设计意图:根据平面图讨论设计旅游方案,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描述简易线路图能力。在讨论设计方案的过程中渗透优化思想。)五、交流设计方案师:哪个旅行社来说说你们设计的方案?旅行社汇报设计的方案。(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平面图设计旅游路线是将数学知识进一步应用于实践中。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叙述过程中学生能够自觉运用所学的位置方向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六、畅谈活动收获师:在《我是小小导游员》实践活动中,你们都有哪些收获?指名回答。师:你们说的真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不仅要学好数学知识,还要在生活中有意识的用数学!我宣布《我是小小导游员》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圆满结束。(鼓掌)

  

  

篇四: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有哪些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目标:1、使学生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数量关系和分析方法,

  能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2、通过操作、观察和讨论,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选择算法.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计算的道理.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同学们,你想当冠军吗?下面我们就做个夹豆比赛的游戏好不好?同桌的两个人一

  组,看谁能够获胜.2.老师记时,学生比赛.(看谁在1分钟内夹的豆多)3.比赛结束后,各组汇报比赛结果,老师在表中记录.4.教师出示成绩表,问:请同学们观察这几组数据,哪组数据不分胜负?为什么?(他

  们夹的个数同样多,所以不分胜负.)哪组数据可以分出胜负?为什么?(他们夹的个数不同,数量多的获胜)5.要知道比赛的结果,就要把每组的两个数据进行比较.生活中,像这样的问题我们

  经常会遇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比较两个数大小的问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2【演示课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第1步】

  学生看图摆学具:

  问:△的个数和○的个数相比,谁多?(△多)△中的哪一部分和○同样多?请你用小棒把△分成两部分.(学生摆小棒)继续演示课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中和○同样多的部分有几个?(6个)

  继续演示课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哪部分是△比○多的?(同桌互相指一指,然后找学生到前面来指)继续演示课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学生在自己摆的学具上加手势边说边比△和○的个数.(△和○比,△多,我们可以把△看成是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和○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多的)问:△比○多几个?(4个)请你把结果填在书上.

  2、做一做(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原文地址http://www.lspjy.com/thread-260446-1-1.html)【继续演示课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哪种碗的数量多?我们可以把蓝碗看成是哪几部分组成的?学生自己看图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老师随学生的回答,继续演示课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蓝碗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和花碗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花碗多的)问:蓝碗比花碗多几个?(3个)请你把结果填在书上.师:刚才我们是看着图比较出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那么怎样用计算的方法算出这个结果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3、教学例3

  (1)了解题意板书:学校里养了12只白兔,7只黑兔.白兔比黑兔多几只?学生自己读题,然后指定一名同学读.请一位同学说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老师随着贴出12只白兔图(画在两张白纸条上,一张上画7只,另一张上画5只.)和7只黑兔图.两幅图的背面(白色)朝外.上面的一张表示12只白兔(在白纸条的左面写上“白兔:”,白纸条的上面画上括号并注明“12只”)下面的一张表示7只黑兔(纸条左面写上“黑兔:”纸条下面画上括号并注明“7只”)在表示白兔比黑兔多的部分的纸条下面画上括号并注明“多?只”(2)分析数量关系并解答问:怎样求出白兔比黑兔多几只?※学生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怎样解答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做.问:白兔和黑兔比,谁的只数多?(白兔只数多)白兔的只数可以看成是哪几部分?(一部分是和黑兔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黑兔多的)黑兔是几只?(“7只”,老师把黑兔的纸条翻过来.)白兔的哪部分是和黑兔同样多?(学生来指,老师把7只白兔图翻过来并在7只白兔图的下面写上“和黑兔同样多”)哪部分是白兔比黑兔多的?(学生来指)要求白兔比黑兔多几只,怎么想?(从12只白兔里面去掉和黑兔同样多的部分,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部分,应该用减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12-7=5(只)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学生看图加手势说明)

  指定一个学生答题,老师板书.答:白兔比黑兔多5只.老师把表示5只白兔的纸条翻过来,以次验证计算结果正确.问:刚才这道题我们是怎样分析的呢?学生随老师复述分析过程.(从题中可以看出,白兔和黑兔比,白兔的只数多,它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和黑兔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黑兔多的,从白兔的只数里面去掉和黑兔同样多的部分,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部分,用减法计算.)(3)质疑问: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篇五: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有哪些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植树问题植树问题植树问题谷城县南河镇温坪中心小学谷城县南河镇温坪中心小学谷城县南河镇温坪中心小学彭兴国彭兴国彭兴国活动内容植树问题活动内容植树问题活动内容植树问题活动背景活动背景活动背景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知识记忆为特征的陈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知识记忆为特征的陈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知识记忆为特征的陈旧方法旧方法旧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和对数学本身的探究中理解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和对数学本身的探究中理解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和对数学本身的探究中理解掌握和应掌握和应掌握和应用数学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并获得直接体验

  精品文档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

  (植树问题)

  谷城县南河镇温坪中心小学彭兴国【活动内容】植树问题【活动背景】综合实践活动课,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知识记忆为特征的陈旧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和对数学本身的探究中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并获得直接体验。《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设“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这既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改革的必然。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加深和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面,能使学生学以致用,然后知不足,”能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描述、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进学生不断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并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小学数学活动课具有强烈的生活性、实践性、研究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植树问题是小学经典的数学问题,它最大的作用是去解释生活中类似的现象,并能应用模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活动目的】1、利用学生熟悉的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观察、分析等探究活动,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通过合作学习,协作探索,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活动准备】学生:剪刀、塑料管、活动卡。教师:课件。【活动过程】一、创新情境,激趣导入媒体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比赛谁赢了?小兔可不服气呢,于是它们决定再比一次。在第二次比赛中,小兔可认真了。瞧,它正往目的地跑。来,我们给它加油!呀!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媒体画面河里有几个石墩)你们猜猜看,小兔要跳几次,才能跳过河。谁能说一说?继续播放——同学们仔细看看,小兔究竟跳了几次。师:我们再看画面,每两个小石墩之间的距离可以说成是一个间隔。小石墩的个数与间隔数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有没有规律可循?二、自主探究,动手实践活动一:探究“在一条线上,剪的次数与段数的关系”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塑料管,你想将这些塑料管分别剪成几段?先猜一猜要剪几次?再动手试一试,看一看,剪的次数与段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师:下面请小组长将活动卡发给小伙伴,每人一张。

  段数

  ……

  次数

  ……

  师:每一位同学的手中都有塑料管。先想想自己准备将塑料管剪成几段?再

  .

  精品文档

  猜一猜要剪几次?然后动手试一试,将你们操作情况填写在活动卡中。认真观察卡中的数字与小伙伴说一说,剪的次数与段数有什么关系?比一比,看谁最先完成。活动开始。

  师:你发现剪的次数与段数有什么样的关系?让学生们充分发言交流,重点让学生说出剪的段数、次数以及段数与次数之间的关系。师:刚才同学们在剪塑料管的活动中探究得非常认真,发现了剪的次数与段数的关系。好,现在请大家把小剪刀、塑料管和活动卡收到抽屉里。看谁的速度快。活动二:探究植树问题中棵树与段数间的关系师:其实生活中,类似于小兔跳石墩和剪塑料管的现象还有很多。比如在路的两侧植树,树与树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这就需要计算准备多少棵树苗。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类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板书课题。1.播放课件:这是新盖的两座楼,它们之间的距离是100米,如果每隔5米栽一棵树。一共需要多少棵树?(1)指名读题(2)师:如果让我们去种这些树,你们想想应该怎样栽?启发学生紧挨大楼的墙能种吗?让学生认识到紧挨大楼种树不能健康生长。也就是“两端不能栽”(板书)。怎么知道栽的棵树呢?(先让学生说一说,再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法分析验证,画图时可以化繁为简,先研究短距离的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情况)(3)学生探究短距离路上的植树规律——前提是“两端不栽”。①假如大楼间距只有15米,要栽几棵树?如果间距是25米,又要栽几棵树?请你画线段图来看看。(注意看图上有几个间隔和几个间隔点)。②画一画,简单验证,发现规律。(填表)

  楼间距(米)相邻两棵树间的距离间隔(个)棵数(棵)图示

  15

  20

  25

  发现了:

  学生探究时师巡视。发现困难可以做如下指导a.先种15米,还是两端都不栽,每隔5米种一棵,画图看一看,看种了多少棵?b.跟上面一样,再种20米看一看,这次你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c.任意选择一段距离再种一种,看这次你又分了几段,种了几棵?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

  精品文档

  活动后学生交流自己探究的结果。总结规律:两端不种,棵数比间隔数少1(板书)

  ③应用规律,解决问题。问:应用这个规律,前面这个问题,怎样解决是正确的?让学生试着做一做。请一名学生到前边来做。做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说的过程中教师重点追问100÷5=20这里的20指什么?20-1=19,为什么还要减1?师:通过画简单的线段图,发现了植树问题的规律,应用这个规律解决了这个复杂的植树问题。以后,再遇到“两端不种”的植树问题,知道该怎么做了吗?三、巩固应用,拓展知识师:我们来做一些练习。1、有50个△横着排一排,每2个△中间有3个○,这些△之间一共有多少个○?让学生读题并说出题目的意思,明白题意后分小组讨论:用什么办法能快速算出一共有几个○?如果学生找不出突破口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刚才所学知识,从小数着手,画一画,想一想找到规律——间隔数比三角个数少一,从而找到有多少个间隔,问题就迎刃而解。2、王老师去某班教室,从一楼开始,每走一层有32个台阶,一共走了96个台阶,你知道王老师去几楼的教室吗?估计有学生会用96÷32=3,认为老师上三楼,甚至可能套用上面总结的规律——间隔数减1,认为是上二楼。这实际上是植树问题的另一种情况——两端都种。关键看能不能自觉用“图示法”探究新问题,发现新规律。四、回顾收获,全课总结本节活动课我们解决了哪些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我们都用到一种重要方法,仔细想想,你觉得这个方法是什么?让学生充分说一说,最后教师指出,“图示法”是解决数学问题时很有用的一种方法。我们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无论数字有多大,都可以先从小数着手,通过画图观察发现规律,用规律解决问题。板书设计:

  有趣的植树两端不种

  棵数=间隔数-1100÷5-1=19(棵)

  .

  

  

篇六: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有哪些

  飞船发射1通过月球旅行这一科幻情境巩固和综合运用乘法除法时间方向与位置方面的知识来解决模拟的月球旅行中所遇月球旅行p70场月亮城堡游乐园怪事设计月球学2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问题意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精品文档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内容分布(第一学段)

  年版级本

  课题

  数学乐园

  一年级人上教学版期

  我们的校园

  教材位置

  内容简介

  活动目标

  备注

  P82P114

  1.复习10以内数的顺序;

  2.进一步感受和理解10以内数的组成;

  数学迷宫、对口令、送信游戏、起立游戏、投掷游戏

  3.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加减法;4.促进学生对基数序数意义的理解,更具体地感受自然数两方面的意义;5.巩固比多少的知识,初步学习简单数据整理的方法;

  6.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多途

  径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已经学习了1~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学会简单的数据整理和看简单的统计

  图。

  跳绳、踢球、跑步、办板报、练武、统计图。

  2、启发学生根据各种活动的内容和情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解决3、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体验,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能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能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本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并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和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获得

  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

  精品文档

  大家来锻炼

  北

  一师

  年版

  级

  上

  学

  期

  迎新年

  有趣的拼塔

  苏教版

  丰收的果园

  1、在具体情景中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加深对10以

  内数的认识

  P50

  踢足球、赛跑、爬梯子、做操、跳绳。

  2、复习有关比较的知识3、根据教材提供的信息,试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已经掌握了1~10的认识和加减法。

  4、懂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体会学习数学与实际生活

  的密切联系

  1、能根据情景图完成统计表,能根据图表提出并解决

  P98

  唱歌、跳舞、看数学问题。

  表演、拼图游戏、投掷游戏。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20以内数的加减法。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与同伴交流合作的良好习惯。

  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加减法和统计的有关知识。

  1、在刚认识的立体图形的基础上,通过搭拼活

  滚一滚、堆一的,巩固已经学习的立体图形的特征,体会平面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正

  P28堆、摸一摸、搭和曲面的不同。

  方体、圆柱和球这些立体图

  一搭、数一数。2、展开空间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形。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思。

  1、让学生综合运用认数、计算和位置等知识灵活地

  P74

  参观果园、动物摘果子、动物运果子。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让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3、初步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

  学生已经学习了1~10的认识及加减法、认识了位置。

  情感。

  .

  精品文档

  想一想,摆一摆

  P45

  用2个·摆数、用3个·摆数,用4个、5个·摆数,说用9个·可以摆哪些数。

  1、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巩固数位及位置

  的概念。

  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数

  2、探索100以内数的特点及规律。

  的认识,认识了数位及位置。

  3、在操作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人教版

  小小商店

  一年

  1、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

  换算及计算方法。

  展现真实商店2、通过解决问题,巩固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一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

  P86情景、学生模拟位数(进位)和已经学过的数量关系。

  加减法(一)的知识,人民

  购物。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渗透优化币的认识。

  思想。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环保教育。

  级

  学生已经学习了“生活中的

  下

  1.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加与减、观察图形数”“观察与测量”“加与减

  学期

  我和小树一起长

  P36

  植树、故地重游。

  等知识与技能。2.感受到生活中有许多的数学问题,提高提出

  (一)”三个单元的内容;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初步学会了估测物体的长度,掌握

  北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了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

  师

  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版

  今天我当家

  商量买原料、超1.能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学生已经学过的100以内数

  P82市买原料、付题,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加

  钱、包饺子。2.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减混合运算

  .

  精品文档

  1、用学过的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我们认识的数

  P44

  说一说、猜一猜、数一数。

  培养数感。2、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3、积累活动经验,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交流,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增强用数学的观

  学生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会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几十几加减一位数。

  念看周围的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

  一年苏级教下版

  学

  期

  小小商店

  1.通过“角色扮演”这一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一

  方面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

  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

  P74

  商店购物、创办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商店、购物指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南、模拟购物、3.在实践活动中增强数学应用意识,获得学习数谈购物体会。学的积极情感。

  学生已经认识了人民币,学习了100以内加减法(不进位或退位)

  .

  精品文档

  我长高了

  二

  年

  级

  人

  上

  教

  学

  版

  P36

  学生相互量身高、步长、臂展;测量门窗的宽度。

  1、通过测量活动,使学生会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2、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的数据。3、巩固收集数据的统计方法,通过统计表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

  学生已经学习了产度单位米和厘米;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1、通过观察客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

  知觉。

  1、观察一辆大2、渗透全面、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

  学生已经学习了观察物体、

  期

  看一看,摆一摆

  P92

  客车;2、拼、3、通过摆一摆,巩固所学的长方形、正方形、轴对称、镜面对称;长方形、

  摆、量、画几何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知识。

  正方形、三角形、角等常见

  图形。

  4、培养学生使用数学工具的能力。

  的平面图形。

  5、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以培养学生初步的

  逻辑思维能力。

  北节日广场师版

  P30

  节日观察、祭奠烈士

  1、培养应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2、进一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会得出不同的形状。

  学生学习了“数一数与乘法”、“乘法口诀”与“观察物体”之后进行的,是对前三个单元知识的回顾与综合应

  用。

  .

  精品文档

  月球旅行

  北师版

  P70

  飞船发射场、月亮城堡、游乐园、怪事、设计月球学校。

  1、通过“月球旅行”这一科幻情境,巩固和综合运用乘法、除法、时间、方向与位置方面的知识来解决模拟的月球旅行中所遇到的问题。

  2、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问题意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3、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宇宙的愿望。

  学生对时、分、秒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在前几个单元的学习中已经拥有了从情境图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学生从电视上目睹了“神舟”六号飞船发射的情景。

  1.进一步加深对乘除法意义的理解,熟练利用乘

  法口诀计算。

  二年级上学

  趣味运动会

  购买体育用品、2.进一步加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根据题学生已经学习了乘除法的意

  P94报名编组、设计意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义,能够熟练地运用乘法口

  表演队列。

  3.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诀解决乘除法问题。

  4.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

  期

  1、在实践活动中,学会观察,提取信息,提出

  数学问题,逐步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苏教版

  快乐的队日活动

  P24

  给小鸟做窝、搭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运用信息解决数帐篷、烧烤食学问题,培养初步的数学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物、钓鱼、洗菜。的密切联系。

  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乘法的意义,学习1-6的乘法口诀。

  3、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

  精品文档

  认识七巧板、用

  有趣的七巧板

  P28

  七巧板中的2——6快拼认识的图形、拼图欣赏及模仿、创意拼

  1、通过拼图,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2、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

  学的交往,合作意识。

  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

  3、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能力,培养创形等平面图形。

  新意识。

  图。

  1、通过对常用尺的认识以及一系列的测量活动,

  量一量

  P54

  认识尺、用学生尺量、用各种尺

  使学生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认识。2、初步感知长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空间观念和探索意识。

  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认识了线段、直线;会

  量。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测量物体的长度。

  二

  信心。

  年

  级

  上

  学

  算“24”点

  期

  苏

  教

  模仿用三张牌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阅读教材,学会阅读教

  算24点、用4材,根据教材的指引能简单地进行自学。

  P86

  张牌算24点、2.让学习操作实践算24点的扑克游戏,使学生巩固加强学生已经学习了1-9的乘法口

  用不同的方法加、减、乘、除的口算练习。

  诀;两步试题的混合运算。

  得出24、比一3.激励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合作精神和

  比。

  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版

  1、经历从复杂的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田园风光

  P102

  苹果园、养蜂场、养兔场、养猪场、耕地、学生过河。

  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并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学生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用口诀求商、确定位置、统计等不同领域的知识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

  精品文档

  剪一剪

  人

  教

  二

  版

  年

  级

  下

  有多重

  学

  期

  北师

  走进乡村

  版

  1、通过剪有规律的图形,加深对图形的旋转和

  P46

  剪出并排排列的小纸人;剪出围成一圈的小纸人。

  平移的认识。2、让学生通过观察剪纸过程中图形的形成进行简单的推理。3、通过设计图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已经学习了轴对称、镜面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初步知识。

  4、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成功的喜悦。

  P104

  1、让学生再次体验常见物体的常见物体的量,

  称体重、相互背一背、用手掂一掂、估计轻重、用秤来验证。

  逐步建立起质量的正确观念。2、明确要比较物体的轻重不能光靠眼睛观察,必须用秤称一称。3、通过使用不同的秤,认识测量质量的工具。4、初步学习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学习用数

  学解决问题。

  学生已经认识了千克和克、学会了统计、生活中了解怎

  样称物体的重量。

  1、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爱学、乐学。

  P51

  说一说、读一读比一比、数一数填一填、提问题。

  2、通过“走进乡村”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有很多的数学问题,从中能提出有趣的问题,并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

  3、对所提出的问题加以讨论,学生间要交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法、混合运算、方向与路线、生活中的大数、测量这五个单元后进行的一次大的整理与复习

  流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

  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

  精品文档

  1.在“美丽的植物园”这一情境中,对方向与路线、

  导游图、参观植图形和角的认识及加减法计算进行复习,体会生学生已经学习了方向与路

  北师版

  美丽的植物园

  P87

  物园、你知道活中处处有数学。

  线、认识图形、万以内数的

  吗。

  2.在具体情境中发展观察能力、估测能力、提出加减法计算。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测定方向

  二

  年

  级

  苏

  下

  教

  学

  版

  期

  你能跳多远

  看图说物体的1、使学生能根据给出的指南针指示的方位来辨

  P50

  方向、在实际中利用指南针找一个点八个方

  认八个方向。2、通过学生在自己的校园里进行方位测定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在实际中辨认八个方向的能力。3、培养学生与同伴积极合作的精神,并在合作

  学生刚学习“认识方向”;会使用指南针。

  向的景物。

  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提出研究问题、激1、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统计知

  P98

  发研究愿望、设计研究方法、获得并

  数据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2、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识,积累了一定的统计方法;学习了分类统计同一事件的不同问题;在体育课上,学生已经具

  分析数据、灵活运3、使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获得备了一些跳远的基本方法和技

  用数据。

  数学活动的经验,积累积极的学习情感。

  巧。

  .

  精品文档

  人

  填一填,说一说

  P67

  设计作息时间表、调查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调查睡眠时间

  1、通过活动,学生列出目前生活的作息时间表,学生已经认识了钟表;认识了时

  思考作息时间是否合理。

  间单位时、分、秒;会进行简单

  2、理解同学是怎样安排生活的。

  的时间计算;有了一定的关于合

  3、了解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理安排时间的生活经验;会进行

  4、让学生巩固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

  调查和统计。

  教

  版掷一掷

  三

  P118

  掷骰子探讨“组

  1、通过本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

  合”、事件的确问题,分析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定性与可能性、2、初步渗透比较、归纳,概率统计及有序思考等多种数

  可能性的大小。

  学思想,。3、通过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本次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可能的基础上,利用组合来探讨可能性的大小。

  年

  级

  1、使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合作合作交

  上学期

  搭配中的学问

  P26

  搭配早餐、搭配路线、搭配衣服。

  流等活动,掌握搭配的方法。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训练学生有序的思

  考能力和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

  学生已经知道搭配的简单方法,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

  北

  决问题的意识。

  师

  版

  1.复习有关的时间单位、长度单位,体会它们之

  小东上学、买火间的关系。

  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的

  交通与数学

  P52

  车票、选择上学2.结合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基础知识,会计算1000以内

  路线、你知道体会交通与数学的关系。

  的加减法、一位数乘多位数、

  吗。

  3.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简单的搭配。

  交流。

  .

  精品文档

  北

  师生活中的推理版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学生通过可能性的学习,能够用

  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

  “一定”、“不可能”来描述确定

  学习用表格推2、让学生在推理过程中领悟出相应的方法,学的事情,用“可能”等词语来描

  P86理、练一练、数会利用表格、运用排除法对现象进行逻辑推理,述不确定的事情。大多数学生能

  学游戏。

  判断出其结果。

  够根据已知的信息和已有的生

  3、通过将自己推理的过程和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活经验对某个事件做出正确的

  流,培养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判断

  1、要求学生有序的结合通过现实情境提供的数

  学信息,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科学的提出一步或

  三年级上学

  农村新貌

  P14

  者两步以上的实际问题。并且合理解决实际问

  住宅小区、装路灯题。

  的马路、玩具厂、2、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

  果园。

  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增加合作交流的学习经验,

  深化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让学生应用刚学到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和其他数学知识,在现实场景里解决实际问题。

  期

  3、结合农村变化渗透热爱家乡,建设祖国的思

  想教育。

  苏教版

  称一称

  1、通过称一称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称物体的过

  程,进一步感受千克与克的实际意义,提高实际

  P38

  称水果和蔬菜、称体重、你知道

  操作能力。

  2、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

  吗。

  3、通过计算和称量体重,了解自己的身体发育

  学生已经认识了千克和克,会使用、认读电子秤。

  状况,促进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形成。

  .

  精品文档

  三

  周末一天的安

  排

  P56

  小华周末一天的安排、提出数学问题、制作安排表、交流。

  1、巩固对24时记时法的认识,进一步掌握求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2、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学生已经学习了时、分、秒;学习了24记时法;会看简单

  的统计表。

  年

  级上学期

  苏教周长是多少P68版

  1、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围一围、摆一的认识和对图形周长含义的理解,进一步掌握长摆、拼一拼、量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一量、估一估。2、在操作实践、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

  创新意识,发展数学思考及合作交流能力。

  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周长;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会测量物体的长度。

  摸牌和下棋P96

  摸牌游戏、下棋游戏。

  1、组织学生进行摸牌和下棋活动,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数据收集、处理的过程,引导学生运用数据来说明问题,进一步体验从实验中收集数据研究问题的方法,明白不能凭自己的估计简单地作出判断。2、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摸牌和下棋活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以及随着条件的变化,可能性也会随着变化。3、通过小组摸牌与下棋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生刚学习了可能性;会用统计图记录、分析。

  .

  精品文档

  制作年历

  人

  教

  三

  版

  年

  级

  下

  学

  设计校园

  期

  北师森林旅游版

  1、继续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间交流借鉴、资源共享的合作意识。

  P56

  调查生活中的年历、讨论与制作年历、展示与交流、运用。

  3、使学生直接体验生活中的年月日,巩固年月日的知识。4、通过交流,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培养学生向他人学习、与人沟通和交流的习惯。

  学生已经学习了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学生已经有使用年历的生活经验。

  5、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

  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P106

  调查学校都有什么、讨论学校可添置什么、设计新校园、展示小组的设计。

  1、让学生学习收集和选择所需要的信息方法。2、让学生体验分析问题的方法,并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3、复习巩固有关测量、面积计算的知识,并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学生已经学习了位置与方向、面积的知识。

  1.能运用小数加减法的相关知识,解决购物中

  P10

  蓝猫商店、森林食品店、纪念品商店、实践活动

  物品总价与差价的运算问题。2.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购物。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

  学生已经学习了元、角、分的认识,学习了小数加减法。

  数学能广泛应用于生活的价值。

  .

  精品文档

  1.通过“旅游中的数学”的活动,感受生活中

  处处有数学。

  2.在解决如何合理“租车”的活动中,渗透列

  北师

  旅游中的数学

  版

  P36

  租车、用餐、设计旅游计划。

  表解决问题的策略。3.在“用餐”活动中,通过搭配快餐,让学生懂得合理选择的重要性。4.通过计算用餐的费用,复习、应用小数的加减

  学生已经学习了搭配、列表解决问题、小数的加减法,统计。

  法。

  5.通过设计“旅游计划”,提高收集数据与处理

  数据的能力。

  1.结合体育中的实例,探索队列中蕴涵的数量关

  三年级

  系与比赛中的搭配问题。

  学生参加过学校的运动会;

  体育中的数学

  P75

  体操表演、比赛场次。

  2.通过安排“比赛场次”来研究组合问题,探索运用图示、列表、计算、连线等不同的解决问题

  的办法,学会有序思考。。

  从电视等了解书中有关体育问题;学习了搭配、列表推

  下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理。

  学

  学生的综合应用意识。

  期

  1.、在活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梳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苏教

  生日快乐

  版

  P22

  猜生日、小组活动。

  2、通过运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让孩子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已经学习了年、月、日的知识。

  3、让他们在活动中增强参与合作意识,渗透关

  爱思想,教育学生以实际行动关爱身边的人。

  .

  精品文档

  美丽的花边

  三

  年

  级

  下

  苏

  学

  教

  期

  版了解千米

  奇妙的剪纸

  1、通过图形设计,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及其

  特点。

  P27

  看一看、画一画。

  2、通过“看一看”“画一画”,让学生学会应用平移来绘制花边。

  3、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并

  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形平移和旋转知识。

  初步体验集合图形的美,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

  识。

  1.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感知、了解千米的含

  义,建立l千米的长度观念。

  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分米、

  P54

  走走看看活动、2、学会查找资料,学会与人合作交流,获得积厘米、千米;学会了多种方

  查查填填活动。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法测量长度;生活中已经会

  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查阅资料或网络查阅资料。

  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1.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

  识,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创造性,提高数学

  P62

  欣赏中国剪纸作品、自由进行创作

  学习的兴趣。2.通过参与创作,合作交流,启迪学生灵感,感受生活。

  学生已经学习了对称图形的知识。

  3.通过欣赏剪纸作品,感受古今劳动人民的高超

  技艺,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

  精品文档

  1.结合具体的情境图,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

  学问题,并运用新学的分数、面积等知识一一解

  计算麦地、菜决这些问题。

  学生已经学习了正方形、长

  我们的实验田P90地、玉米地、化2.能运用新学的分数、面积等知识一一解决这方形面积的计算、学习分数

  房的面积。

  些问题。

  的初步认识。

  苏

  三

  教

  3.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教育学生发现并解决生活里的数学问题。

  年

  版

  级

  1、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练习收集数据、

  下

  求平均数、分析数据。

  学期

  运动与身体变化

  P98

  提出问题、实验2、学习运用实验和统计的方法研究、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学习了平均数的概

  讨论、引申反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发展统计观念,知道了平均数的统计意

  思、你知道吗。念。

  义,会求平均数。

  3、培养探究和合作意识,体验实验活动的了却,

  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

  

  

篇七: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有哪些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案例——《铺一铺》南坪实验小学冉颖小学15923275477一、研究背景密铺也称为镶嵌,是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它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变化和美的享受。通过实践活动,从而进一步理解密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四年级已经学过了一些平面图形。小学生对奥运会感兴趣,对自然界的奇特现象有强烈的好奇心。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密铺的特点,绘在方格纸上密铺。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密铺,知道什么样的图形可以密铺平面。

  2、过程与方法: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及探索、归纳、创造能力的思维习惯的形成。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欣赏美和创造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2022年,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承办各式各类比赛的体育运动场以其造型独特、雄伟壮丽的身影展示于世人的眼前。这是中华民族建筑的精华与现代科技完美的组合,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水立方体育馆,请看它的雄姿。(展示图片)2.教学过程设计(1)任务一:请注意观察,水立方外墻装饰的花纹有什么的特色?请用文字语言描述出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像这样把一种或几种乎面图形既无空隙,又不重叠地铺在平面上,这种铺法,数学上称它为“密铺”。课件出示或用图片展示生活中的壁砖、地砖密铺场景。(2)任务二:探索可“密铺”图形的特点:猜想:是否每种图形都能实现密铺呢?出示: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正五边形等八种基本图形。

  学法:①分组小组合作,每人选择一种图形铺一铺。

  ②想一想,铺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③将铺的结果在小组里交流。

  ④汇报交流、展示成果。引导学生得出能密铺的图形的种类。(3)任务三:归纳出可“密铺”图形的内在规律。问题①:在用三角形拼接的图案中,每一个顶点处有几个角?和是多少?问题②:在用四边形密铺的图案中,每个拼接点处有几个角?和是多少?问题③:在用六边形密铺的图案中,每个拼接点处有几个角?和是多少?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只用一种多边形进行密铺,就必须使拼凑在每一拼接点顶点处各角之和为360°。是这些图形的内角和的是360的整数倍。(4)任务四:让学生根据课本第110页的图案,选用一组,在方格上设计新颖,美观的密铺图案。(5)任务五(发散思维。拓展延伸):探索用两种平面图形进行密铺的可能性。

  

  

篇八: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有哪些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题有哪些

  :1小学数学活动课与综合实践相整合的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一)课题研究的背景1.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还没有成熟的评价体系。新课程推行以来,教育教学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性,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一门活动性、实践性课程,主题性活动是它的主体内容。然而,综合实践活动进入学校课程领域,面临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综合实践活动开课难,缺乏详细的开课流程;相关的实践基地使实践活动逐渐变味;只停留在形式层面上,走过场,无实效。针对这些问题,实践活动的课程建设经历了从课程内容开发研究,到有效实施策略探讨,以及对综合实践活动方法论教学研究等艰辛的历程。这些研究对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过,课程实施的主体还是学生,没有成熟评价体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就像是一份没有正确批改的试卷,老师稀里糊涂,学生也不知所措,这样的课堂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低效的,甚至也有可能误导学生。因此,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评价,对当前科学高效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规定的课程总目标,是一个重要的系统性研究工程。2.很多老师只以能否应付考试来评价学生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成果。作为数学新课程标准四大版块之一的“综合实践活动”,倡导以其鲜明的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思考性、趣味性、开放性、层次性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创造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和问题意识,从而成为课改的特点之一。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出,绑缚在数学综合实践上的培养责任非常多。但是,现实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开展后并没有实际性的收效,很多老师还是以能否应付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何种方式真正转变老师的这种评价观念,如何催生健康有效的评价体系迫在眉睫。因此,“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评价”在课程

  研究中,应当拥有足够的关注:强化过程性评价和过程档案,把素质报告逐渐提升为包含学业评价和实践评价的综合评价体系。3.课程理念的落实,学生的需要。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针对问题情景,学生借助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经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悟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内容的理解。这种类型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是有益处的,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2合作精神。合理地设计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既要考虑学生的直接经验.能够启发学生思考,也要考虑问题的数学实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这种类型的课程对教师是一种挑战,教师应努力把握住问题的本质,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同时,教师又应努力帮助学生整理清楚自己的思路,指导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或报告自己的工作。这种类型的课程应当贯彻“少而精”的原则,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它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将课内外相结合基于上述愿景,结合我校实际,我们思考把数学活动课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作为研究重点,拟定课题为:小学数学活动课堂与综合实践相整合的研究。(二)课题研究的意义1.改变教师观念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结果而轻视过程,认为让学生动手操作和小组活动,探索等方式,难以控制学生。学习过程浪费时间,而且有时不一定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不如教师真接讲解,即能节省时间,又能直指问题词的结论,省时省力。而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不但要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学习,更要注重学生过程的感受。数学教学中有一些活动的内容是不参加考试,有一些教师就人为的把这部分知识给省略掉了,忽视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要彻底转变教师这种想法,就要为教师搭建一个平台,让教师能够有

  章可依的主动的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2.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一些学生因为个人智力水平的差异,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有不同的差异。以往的学习活动,他们的兴趣并不是很高,往往有偏科和厌学的情绪,通过参加数学活动课的综合实践活动,这部分学生在活动中也会发挥一定的作用,他们也会产生一种被需要和被认同的情感,加上教师适时、恰当的鼓励,进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课程的兴趣,实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数学上得到发展”的课程目标。3.改变家长的教育理论很多学生的家长没有培养孩子多方面能力的意识,在他们心目中认为只要孩子的成绩高,一切就都好了,形成一种重成绩而轻能力的思想。然而,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是一个多方面发展的人才,这些人才就需要从小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通过数学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社区,得到家长的帮助,更有助于家长理解新的教育理论,改变他们传统而落后的教育思想,更好的和学校配合,为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人才共同努力。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一)相关概念的界定3小学数学活动课与综合实践整合是指在数学活动课上对学生按照综合实践的方法来进行学习,把班主任引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与数学活动结合起来,在不增加学习学习负担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的联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的精神。力求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全面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质量,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对于综合实践课的兴趣。(二)课题研究的内容1.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流程进行研究,总对数学活动课与综合实践课的分课型课时的教学模式。能对学生数学活动进行动态评价,从评价的主体、方式、及评价的时间、评价的延伸价值等方面进行研究。2.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三)课题研究的目标1.转变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认识理念。2.建立数学

  活动课的分年级分段的教学模式。3.探索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评价策略。4.探索1-5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之间的互相衔接,对学生数学综合实践能力形成纵向的培养。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和过程(一)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文献资料研究,了解国内外有关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评价的有关文献,以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与实施的要求。2.调查访问法:对课题组、当地教育知名专家、学者进行访问或书面调查,了解对构建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评价策略的看法,并对本课题改革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3.实践教学法:对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评价策略进行实验,创建“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特色班”,并及时总结经验。4.理论分析法:以基础教育课程理论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方法,从整体上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有效评价。(二)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2021年3月~2014年4月,搞好课题设计,成立研究组织,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和工作措施。42、文献研究阶段:2021年5月~2012年

  

  

篇九: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有哪些

  二关注教研博客及时组织教师参加在线研讨网络教研已成为教研的常态本人一直关注xx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和xx省中学语文博客每天都有两次登录博客的痕迹及时了解最新教研动态开展相关工作和在线研讨5日组织全市中学语文教师参加xx省中学语文教研网组织的主题为记叙文写作指导的有效策略的在线研讨参与人数135人评论条数844条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和实践一、课题研究背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面对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挑战,世界各国都在考虑“为21世纪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为此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先后进行了教育改革,后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教育改革运动。2001年我国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等发展的决定》,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基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研究,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现实,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追求的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将走进学校。我校作为省教研室课改实验基地,自九六年建校伊始,就把活动课程纳入了小学课程体系,确立了活动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我校根据《课程计划》要求,结合本交“第二课堂”的开展情况,提出了活动课程的教学改革。把活动课列入教学计划,排入课表。规定每周三下午两节课为活动课教学时间,学生按各自的爱好选修一门活动课。同时编写各类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规定了活动课的目标、内容和要求,建立了活动课内容体系,包括思想教育活动课、科技活动课、文艺活动课、体育活动课和手工工艺活动课等。通过活动课程教改实验的研究,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同时,我校还将活动课与语数等学科联系起来,开展了如“语文活动课”、“数学活动课”、“常识活动课”等教改实验。送内容、编教

  材、列体系、开公开课、发表论文等等。在设计上以趣味性、活动性、差异性和实践性为主要实验原则;在活动形式上,与学科结合,与课外阅读结合,与家庭生活结合,与社区活动结合,采取个体活动,小组活动和集体活动相结合,学生通过观察、访问、调查、制作、实验、游戏、比赛、角色模拟体验的探究活动,以及运用言语、文字、图像、动作等表现自己活动过程的思考和交流活动,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使学生的自主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以提高。随着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体系不断出现新的分化与综合趋势,解决有限的课时和知识量无限增加之间的矛盾,“综合学习”这种模式越来越受关注。“综合学习”的提倡不仅对于学科知识的学习,而且对于活动课的经验及体验学习的深化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活动课”的改革实践表明:要充分发挥活动课的课程价值和育人功能,必须由形式上的活动课,走向实质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确定一种实践的知识观和课程观,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密切学生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涌现出的一种崭新的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的有机构成,其设计和实践综合实践活动的宗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关注社会需要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完善学校教育职能,以大教育的观念去重新认识学校的教育资源、途径和方式,扩

  大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增加实践的机会,密切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促进课程之间的统合与吸纳,与学科课程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学习课程有机的整体。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丰富课程内容,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课题研究目标是:1、提炼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2、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操行摸式。3、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积累研究经验,为综合实践活动全面实施打下基础。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意识、主体意识、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发现自己,正确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和谐发展。三、研究内容:(一)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与特点。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1、关注学生的发展,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小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他们不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简单地死记硬背,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随着生活空间不断扩大和知识阅历不断丰富,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开始萌芽,对人生、对社会、对自我有了初步的认识,初步形成了对个体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他们不满足于单纯的书本知识的接受性学习,具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且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拓展学校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并服务于

  社会,成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综合实践能力。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其针对性之一就在于变革学生在教育情境及至在一般的生活情境中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打开一个开放的时空,由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展开学习活动。作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进行的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单一的课堂知识教学,强调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的重要性。综合实践活动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的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参与作为重要的发展性教学活动。密切学生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需要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因而其根本的课程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的提高,并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通过综合性的实践学习,改变学生单一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活动方式或生活方式,强调学生通过研究与实践,构建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掌握科学方法。3、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学生与生活、社会的联系。综合实践活动超越学习书本知识的局限,要求学生从生活、社会现实中提出问题,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他人或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等方面,自主提出活动主题,并深入自然情境、社会背景或社会活动领域,开展探究、社会参与性的体验、实践等学习活动,形成

  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而,研究型综合实践活动为密切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架起一座桥梁。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1、整体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范围应包括学校、社区和家乡自然世界。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研究型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2、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在“做”、“考察”、“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研究型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研究型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具有开放性。4、生成性

  综合实践活动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是研究型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5、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他们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的呈现方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二)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开发:传统课程教学资源单一,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资源,综合实践活动改变了过去的课堂教学中资源单一的缺点。学校、社会、网络、教师、学生都可成为课程的资源,这些资源如何得以开发,如何为教学所用,是我们研究的内容。1、分科式综合化设计:(1)以各学科共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如实验、测量)为组织核心,把各学科加以综合。(2)以重要现象或事物(如水、大气、交通运输)为组织核心,学校相互联系的加以学习。(3)以重大社会问题(如环境、人口、资源、粮食)为组织核心,综合各学科。

  (4)具体的活动、计划为组织中心,综合学习各科内容。如在“到北京去旅行”这一综合性学习单元中,学生围绕着到祖国首都——北京去旅行之前应作的准备工作,学习各科中的各项内容。如:北京在中国的位置,选用的交通工具、北京的气候和各季的气温;北京旅游的景点;北京的历史、政治、经济、地位等等;旅游期间的饮食、卫生、健康、安全保障等等。(5)日常实际生活的场景、情境为组织中心,综合各学科开展学习。如厨房里的科学、花园里的学问,参观动物园、游乐园里学知识,在医院里认识自己的身体等。2、合科式课程设计:即把两门或多门学科基础按同等地位综合起来,不再将这些学科并行设置。第一种合科课程:在科目整体框架上看是几门学科的拼合,由几个大的学校板块组成,形成拼盘式的设计,或移板块式的设计。这种设计中所开展的综合性学习,主要集中在各学科板块内部、单元内部,在整体框架上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综合。第二种合科课程:在科目整体框架上已经看不到学校板块的存在,看不出各单元的学科区分。如以概念体系为中心的设计,以探究过程为中心的设计,以环境科学为中心的设计等。尽量从社会中、生活中、各种媒体中常见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中加以选择(如家用燃气、噪声、男孩与女孩、居室环境等)。第三种合科课程:即虽然从整体框架上不是由几大学科板块组成,但仍能看出某些单元是属于某一学科的知识单元,因此可以看到

  一些小的学科板块。在设计单元和主题时,能整合几门学科的整合,不能整合的则设置一些单科性的单元,可以称之为部分整合式设计或局部整合设计,也可称之为主题式综合设计模式。(三)综合实践课的操作模式。作为一门课程,要便于操作。虽教无定法,但空洞、无章可循的教学是不能发挥课程优势的。因此,必须构建一套与研究相适应的操作模式,使之有章可循,防止盲目性。1、确立单元主题:利用学校、社区、家乡三大资源板块制订研究方向。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分年级选择研究内容。每一研究方向中均可确定单元主题。⑴单元主题确定原则:趣味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有研究价值原则。⑵单元主题确定过程:主题研究是学生进行的,因此,在确定主题时,根据板块的内容和研究方向先确定部分研究主题,再征求学生的意见,最终确定单元主题内容。2、制定单元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着其总目标和其小学阶段的具体目标,单元目标的制定以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为依据,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准度考虑,主题目标由课题指导老师和学生根据学生的实践经验、认知水平、年龄特征、环境特点等共同制订。⑴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学生需要了解或初步掌握知识,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掌握的技能。⑵过程与方法目标:要重视研究的过程,在过程中获得生活和实践的体验。每个环节是否积极主动参与,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在过程中来实践领会方法,并能用多种方法进行科学研究,敢于质疑、善于设疑,质疑要有自身的活动体验,并记录体验的过程。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课题的研究,让学生觉得在桔园小学读书是很幸福的,椒江的经济发达,生活水平高,风景优美,生长在椒江很荣幸。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积极参与实践的意识,在学习和工作中认真负责的态度,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让学生的个性在集体活动中要形成合作、团结、互助。集体的成动是个人的光荣,正确对待荣誉等等。在单元目标的制定中,特别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不要提高标准,不要讲大道理、喊口号。3、选择研究课程: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新的问题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在综合活动中课程的内容的选择上,我们根据地方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来选择内容。所研究的内容以大单元来呈现,每一单元可以选择相当多的子课题。老师提供给学生的只是单元主题,要研究这一主题,就是提出与主题相关的问题。开始,

  学生不知如何下手,这就需教师的点拨、指导。如何确定子课题,我们的做法是:⑴课程组成员申报课程。⑵课题汇总。⑶讨论确定有价值的课题。⑷确定研究课程指南。⑸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及友好程度选择研究的课程,组建课题组。4、制定研究方案。学生根据主题的内容,提出了许多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并根据自身的研究条件,有选择地进行研究,课题组可以选择其中一至二个课题进行先期研究。为使研究能顺利规范地进行,在研究前要制定较详细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案包括以下内容:1、课题名称2、课题组人员及指导教师名单3、研究目标:参考单元主题目标和子课题的实际来确定本课题的研究目标。4、研究内容:本课题要研究的具体内容。5、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法、查阅资料(文献法)、采访、实验、勘察等,各课题根据研究的对象和内容,选择相应研究方法。6、研究过程(1)准备阶段主要是选择确定研究的课题,组成课题组,课题组成员的

  分工,讨论研究的内容,确定要调查的问题及对象,要做的主要实验及采访的对象等等,制定本组的实施方案。(2)实施阶段根据实施方案开展课题研究,采用调查、访谈、查阅资料、实验等方法,进行课题研究。在实施中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教科室和指导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3)总结阶段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归类,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撰写研究报告。7、研究预期结果本课题须达到怎样的要求,取得怎样的成果这一预测,使研究有个量化的目标。四、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如: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文献法、调查法等。根据课题实施过程的需要灵活选择一或几种方法配合运用。以期使课题研究更接近于实际,更具有科学性,取得好的效果。在四、五、六年级分别选择一班作实验班,确定研究单元及指导老师进行比较研究。五、研究步骤:(一)准备阶段(2004.11~2005.1)1、成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课题组。

  2、开展调查、座谈等形式,对校外教育、社区服务、学生群体、学校条件、教学现状等外部和内部环境进行分析。3、学习有关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理论,为研究作好思想及知识上的准备。4、确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及按目标选择按年级开发的大致内容。5、撰写《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实施方案(初稿)。(二)实施阶段(2005.2~2005.9)1、按《研究方案》初步实施。2、召开课题中期研讨会,邀请专家对实施方案及目标进行论证,做好修正工作。3、按专家提出的完善措施进一步修正。(三)评价总结阶段(2005.10~2005.11)1、学生与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研究结果,进行评价,汇编研究材料。

  

  

篇十: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有哪些

  【敎材再现】

  小學数學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课题

  植树问题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备课思考】1.研究背景:

  植树问题是小學中年级段经典的数學问题,经过几轮敎學、练习辅导后,通过剖析敎學效果的反馈和后续训练中存在的问题的思考,我试图从数學思想层面上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为此在本课的敎學设计中,采用了有别于敎材提供的思维方法,做了一次小小的尝试,并结合多年来对植树问题的点滴思考和探究,也为今后的敎學累积有益的经验。

  2.预期目标:

  [知识与能力]运用一一对应思想探究出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植树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树与间隔对应的比较,渗透一一对应思想。初步培养學生在数學思想的指导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画图植树活动中,培养學生积极参与数學活动,主动探究数學规律的良好學习品质,感受其中蕴涵的数學方法及数學思想。

  [课题研究目标]通过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引导學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并尝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學情分析:

  五年级的學生已经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植树问题传统的敎學方法,依据了数學中常用的演绎思想,即由一些简单实例的解决,发现其中蕴含的数量关系,从而总结出具有共性的

  1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结论。在这种解决问题思想的指导下,學生从表象到抽象,从具体到一般,从微观到宏观去认识和理解植树问题中的数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但是随着學习的深入,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子问题后,學生非常容易混淆相互之间的区别,在解决问题时,常常张冠李戴。

  三种植树问题的子问题看似都有不同的数量关系,当把它们统一到植树棵数和植树间隔相互对应上时,问题就变得很简单。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正是数學的魅力所在!

  4.敎學准备:

  (1)同桌为一单元小组。(2)學生准备:1支黑色笔。(3)敎师准备:

  每个单元小组1张操作纸。(敎师设计一副植树线段图)。板书:6根磁条线段、8棵磁条小树、1把直尺和1支黑色水彩笔。课件、实物展台

  【敎學流程】

  一、游戏导入出示:师:谁?(生:熊大)师:我们一起玩个游戏吧!比眼力,哪个多?1、第一环节

  投影1:出示若干个熊大和斧子图片,指名學生回答。

  投影2:一对一对出示若干个熊大和斧子图片,指名學生回答。

  师:这种方法叫一一对应。【板书:一一对应】2、第二环节(1)出示:哪个多?

  。(2)出示:谁多?多几?

  (3)出示:谁多?多几?

  …………

  2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师:下面我们就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研究植树问题。【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熊大是學生熟悉喜爱的卡通形象,比较熊大和斧子的多少,一下就引起了

  學生浓厚的兴趣。第一阶段的比较中,先是分类出现熊大和斧子,后是间隔出现熊大和斧子,學生初步体会间隔排列的物体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的好处;第二阶段的比较,从有限延伸到无限,學生认识到如果用数的方法行不通,只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两个阶段层层递进,學生较深地感悟到一一对应的价值所在。】二、例1敎學1、建构“间隔”概念(1)出示例题:同學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生齐读)(2)师:在哪里植树?(生答后,师指黑板上的线段代表小路)

  师:怎么栽的?(生答:每隔5米栽一棵。)师:两棵树之间的部分称为间隔,5米就是间隔长。【板书:间隔】老师用这它代表5米的间隔。(师把两个间隔磁块贴在黑板上。)

  师:如果第一棵种在这,下一棵种在哪?(第一棵种在左端)

  生说后,师:你上来摆。生摆。师:现在想把第一棵种在这,(师指原来第二棵的位置)下一棵种在哪?(师拿走左端一棵)生摆后。师评价:非常正确!(3)师:一共有多少个间隔?(同时屏显问题)师:把这20个间隔摆一摆。(师摆两个后)现在没有这么多间隔,就用省略号来表示吧。

  ……【设计意图:间隔概念的建构,是植树问题之初的关键所在,通过形象直观的操作,學生已经比较生动地认识了间隔,初步感受到间隔长、间隔个数。】2、猜想验证屏显第二个问题: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呢?(师不读)(1)猜想:师:请你猜一猜需要几棵?(指名:你猜几棵?)(2)验证:

  3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师:猜得是否正确呢?同桌为一组,讨论一下,把你们猜的在纸上画一画,齐读操作要求。(學生活动,老师巡视,注意指导三种栽法各一组的同學按照操作要求来画和说。)(3)、交流汇报:①师指名一组问:你们组得出一共需要几棵?生:21棵。师:请上来把你们栽的在黑板上摆一摆。

  ……

  學生摆完后,师:一共需要多少棵?生:21棵。师:怎么列式?生:20+1=21(棵)【师板书】师:为什么加1?生:最后1棵树没有间隔对应。师:我们一起来对应一下。师:树和间隔有怎样的关系?生说:树比间隔多1。【师板书:间隔数+1=棵数】【设计意图:學生一边摆一边说,一棵树一个间隔,一棵树一个间隔,…强化树和间隔的对应关系,树和间隔之间的数量关系自然生成了。】②师:哪个组一共栽20棵的?师:你栽的与他有什么不同,请上来摆一摆?

  ……

  师:此时,树和间隔有怎样的关系呢?生:相等。师:是不是呢?你能对应一下吗?师:果然树和间隔相等。(板书:间隔数=棵数)【设计意图:前面环节學生在敎师的指导下操作,这个环节學生应该能顺利完成操作。

  动态生成:有學生起端不种,末端种。敎师因势利导这两种栽法可合并为“只栽一端”,它们的对应结果一样,数量关系也相同】③师:得出需要19棵的,是怎么栽的呢?谁敢试一试?生拿走另一端的树。

  ……

  师:现在树和间隔又怎样呢?生:树比间隔少1。(师板书)师:谁能对应一下吗?指名对应。生:一个间隔一棵树,一个间隔一棵树,一个间隔一棵树。一个间隔一棵树,剩下一个间隔。师:果然树比间隔少1.(板书:间隔-1=树)【课堂动态生成:有學生提出需22棵,敎师让學生自己上来把22棵的摆出来。學生在一边摆,一边对应的过程中,成功地自纠错误,效果非常好。全班同學获得的感性认识更强:只有三种栽法!!!】3、归纳总结,得出规律。

  

篇十一: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有哪些

 小学四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全册)

  小学四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全册)

  教研组四年级数学教师课题活动:健康饮食好习惯时间1.养成不偏食、不挑食、注意食物多样性的饮食习惯。教学目标2.知道健康饮食的常识。3.培养关注个人饮食健康的意识。教学重点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了解健康饮食主要原则,养成少吃油炸食品、不偏食、不挑食、食物多样化的健康饮食习惯。课件内容分析教学难点教法学法讲授、演示、小组合作教具学具教学过程、教材处理一、情景引入・问题导入:小朋友,在你的印象中,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是健康的?・课堂互动。・小结:一个人的健康是直接跟饮食有关,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健康饮食。・板书课题:健康饮食好习惯。小组讨论:身体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得出结论――过胖、过瘦、面色蜡黄的人都不能称为健康的人。从故事中导入:一位小朋友放学回家,肚子饿了,狼吞虎咽地吃了很多东西,后来因为消化不良,上吐下泻,被送进了医院。・板书:不能暴饮暴食・资料出示:油炸鸡腿、油炸薯条、奶油蛋糕等诱人的食物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板书:少吃油炸类的食品,多吃绿色食品二、教学过程?讨论交流,暴饮暴食后出现的后果。小组讨论:从媒体资料中了解到什么,就此有什么想法三、情景讨论・小组看图讨论,纠正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完成是非题,了解《培养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细则。・了解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要素及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对自己的一日三餐进行评价。・小组合作,设计周末某一天早、中、晚的三餐,注意食物搭配四、设计制作小组合作设计健康饮食宣传语,并制作宣传卡片。・各小组展示本组设计的宣传卡片,其他同学提出改进意见。・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学习心得

  小学四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全册)

  教研组四年级数学教师课题活动:准备好了再运动时间1.让学生意识到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并了解运动前的注意事项。教学目标2.通过收集资料、填写学习单、动手制作,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小组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认识运动前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学会设计、制作简单的小贴士。内容分析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了解运动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教具学具教学过程、教材处理彩笔、卡纸。教法学法讲授、演示、小组合作一、情景引入?出示图片,请学生找错误,引出活动主题――准备好了再运动。学习运动前的注意事项?请学生小组讨论,运动前须做哪些准备工作。?请某一组代表发言,汇报本组讨论结果,其二、活动环节?他学生可进行补充,教师根据学生发言作扼要板书。?展示教师填写的学习单。?请各组对之前讨论的结果作分类整理。三、辨是非?出示教材“火眼金睛”部分的内容,请学生辨别是非。?请学生小组讨论,还有哪些平时运动前容易忽略的事项,并说说正确的做法和理由。四、设计制作?展示一幅现成的小贴士,请学生说说小贴士有什么特点,以及怎样制作小贴士。?请学生分工合作,制作小贴士。五、展示评价]?请学生展示作品。?请学生自由发言,交流好的小贴士的特点。?请学生投票选出最喜爱的小贴士。?现场统

  计,并公布投票结果,将得票最多的前五幅作品送到学校宣传栏张贴。

  小学四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全册)

  教研组四年级综合实践教师课题爱上吃蔬菜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

  了解蔬菜的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教学重点了解蔬菜的营养价值及其对人体健康

  的影响。内容分析教学难点策划恰当的宣传活动让大家爱上吃蔬菜。教具学具资料

  卡片教法学法演示、小组合作教学过程、教材处理一、设置游戏和问题,1、导入课

  题: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完成“蔬菜大搜索”。2、请学生交流不喜欢吃蔬菜的原因,

  教师板书归纳。3、引出课题:爱上吃蔬菜。?根据教师提示进行“蔬菜大搜索”。4、

  全班交流:同学们不喜欢吃蔬菜的原因。二、交流收集资料1、播放课件,出示蔬菜的

  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健康的作用等信息,请学生说说吃蔬菜有哪些好处。2、组织学生小

  组讨论,说说不吃蔬菜的不良影响。

  3、观看PPT,归纳吃蔬菜的种种好处。三、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小组讨论不吃蔬菜有

  哪些不良影响,然后完成学习单。

  1、请学生明确当前要解决的

  问题:

  第3页

  共3页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十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有哪些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一相关概念的界定小学数学活动课与综合实践整合是指在数学活动课上对学生按照综合实践的方法来进行学习把班主任引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与数学活动结合起来在不增加学习学习负担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的联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小学数学活动课与综合实践相整合的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一)课题研究的背景1.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还没有成熟的评价体系。新课程推行以来,教育教学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性,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一门活动性、实践性课程,主题性活动是它的主体内容。然而,综合实践活动进入学校课程领域,面临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综合实践活动开课难,缺乏详细的开课流程;相关的实践基地使实践活动逐渐变味;只停留在形式层面上,走过场,无实效。针对这些问题,实践活动的课程建设经历了从课程内容开发研究,到有效实施策略探讨,以及对综合实践活动方法论教学研究等艰辛的历程。这些研究对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过,课程实施的主体还是学生,没有成熟评价体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就像是一份没有正确批改的试卷,老师稀里糊涂,学生也不知所措,这样的课堂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低效的,甚至也有可能误导学生。因此,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评价,对当前科学高效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规定的课程总目标,是一个重要的系统性研究工程。2.很多老师只以能否应付考试来评价学生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成果。作为数学新课程标准四大版块之一的“综合实践活动”,倡导以其鲜明的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思考性、趣味性、开放性、层次性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创造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和问题意识,从而成为课改的特点之一。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出,绑缚在数学综合实践上的培养责任非常多。但是,现实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开展后并没有实际性的收效,很多老师还是以能否应付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何种方式真正转变老师的这种评价观念,如何催生健康有效的评价体系迫在眉睫。因此,“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评价”在课程研究中,应当拥有足够的关注:强化过程性评价和过程档案,把素质报告逐渐提升为包含学业评价和实践评价的综合评价体系。3.课程理念的落实,学生的需要。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针对问题情景,学生借助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经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悟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内容的理解。这种类型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

  1

  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是有益处的,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合理地设计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既要考虑学生的直接经验.能够启发学生思考,也要考虑问题的数学实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这种类型的课程对教师是一种挑战,教师应努力把握住问题的本质,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同时,教师又应努力帮助学生整理清楚自己的思路,指导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或报告自己的工作。这种类型的课程应当贯彻“少而精”的原则,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它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将课内外相结合

  基于上述愿景,结合我校实际,我们思考把数学活动课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作为研究重点,拟定课题为:小学数学活动课堂与综合实践相整合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1.改变教师观念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结果而轻视过程,认为让学生动手操作和小组活动,探索等方式,难以控制学生。学习过程浪费时间,而且有时不一定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不如教师真接讲解,即能节省时间,又能直指问题词的结论,省时省力。而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不但要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学习,更要注重学生过程的感受。数学教学中有一些活动的内容是不参加考试,有一些教师就人为的把这部分知识给省略掉了,忽视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要彻底转变教师这种想法,就要为教师搭建一个平台,让教师能够有章可依的主动的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2.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一些学生因为个人智力水平的差异,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有不同的差异。以往的学习活动,他们的兴趣并不是很高,往往有偏科和厌学的情绪,通过参加数学活动课的综合实践活动,这部分学生在活动中也会发挥一定的作用,他们也会产生一种被需要和被认同的情感,加上教师适时、恰当的鼓励,进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课程的兴趣,实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数学上得到发展”的课程目标。3.改变家长的教育理论很多学生的家长没有培养孩子多方面能力的意识,在他们心目中认为只要孩子的成绩高,一切就都好了,形成一种重成绩而轻能力的思想。然而,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是一个多方面发展的人才,这些人才就需要从小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通过数学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社区,得到家长的帮助,更有助于家长理解新的教育理论,改变他们传统而落后的教育思想,更好的和学校配合,为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人才共同努力。

  2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一)相关概念的界定小学数学活动课与综合实践整合是指在数学活动课上对学生按照综合实践的方法来进行学习,把班主任引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与数学活动结合起来,在不增加学习学习负担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的联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的精神。力求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全面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质量,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对于综合实践课的兴趣。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1.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流程进行研究,总对数学活动课与综合实践课的分课型课时的教学模式。能对学生数学活动进行动态评价,从评价的主体、方式、及评价的时间、评价的延伸价值等方面进行研究。2.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三)课题研究的目标1.转变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认识理念。2.建立数学活动课的分年级分段的教学模式。3.探索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评价策略。4.探索1-5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之间的互相衔接,对学生数学综合实践能力形成纵向的培养。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和过程(一)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文献资料研究,了解国内外有关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评价的有关文献,以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与实施的要求。2.调查访问法:对课题组、当地教育知名专家、学者进行访问或书面调查,了解对构建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评价策略的看法,并对本课题改革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3.实践教学法:对综合实践活动有效评价策略进行实验,创建“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特色班”,并及时总结经验。4.理论分析法:以基础教育课程理论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方法,从整体上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有效评价。

  3

  (二)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2012年3月~2014年4月,搞好课题设计,成立研究组织,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和工作措施。2、文献研究阶段:2012年5月~2012年7月,收集文献资料,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课题组成员分工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形成系统的理论构想和具体的操作方法。3、行动研究阶段:2012年9月~2014年7月,学习有关理论,确定教学实践方案,根据实践方案进行广泛深入的教学实践,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教学实践方案,形成和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广泛搜集、整理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并及时进行交流为课题提供比较丰富的研究素材和资源。依据实施方案,开展行动研究,将研究和工作紧密结合。4、总结阶段:2014年9月~12月。对研究过程、研究成效进行系统的总结,整理研究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分析研究结果,谈论总结一年的实践体会。整理编写有价值的操作方法,撰写研究报告。在这基础上做好结题工作,并拟定今后的深化研究计划和成果推广计划。四、课题研究的成效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因此,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应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服务。实践活动课与传统教育的评价不同,传统教育评价注重的是结果,重事不重人,使学生成为学习上的失败者,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是以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为重点,还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进行分层分级评价。在数学活动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参与实践的程度,交流的主动性,解决问题方法的新颖性,采用多种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也可采用问卷调查。教师评价主要以引导、鼓励为主。在活动过程中,充分体现数学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开放性、创造性、探究性、趣味性,让学生充分感悟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人人要学数学,事事需要数学,让学生自发地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数学,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立足教育的发展趋势,强化过程性评价和过程档案;承认现实教育条件的限制,正视终结性评价的不可避免性。尝试建立操作性强,客观公正的有效评价体系。我组老师经过了近三年的实验研究,创设了“小学数学活动课与综合实践整合的教学体系”,具体如下:

  1.采用多种评价体系,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于80年代提出了多元智能的理论。多元智

  4

  能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为此,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让学生成为主体,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等观念和做法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课堂正逐渐形成“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可喜局面。因此我们应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的课堂评价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服务,而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定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与他人比较,应是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重视被评价者的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强调通过反馈促进学生改进,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用一句形象的比喻:评价不再是分出等级的筛子,而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泵。而多元化是个性的一种体现,不仅仅是在教育领域,在其它领域多元化也是一种发展趋势。

  多元化的评价不仅仅包括“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家长评学生”等。如何评价学生还得根据具体的需要而定。我们需要精心设计,如可以设计各种各样的评价表(附件1),除此我们还觉得“多元化评价”的范围还可以往其它的层次拓展,“多元化评价”的涵义不只是形式,“多元化有效评价”最终还是得根据学生的需求形成。

  例如在《制作年历》这节综合活动课中,设计了以下过程。(1)小组合作制作年历(2)小组展示制作的年历,代表说明制作的方案和设计意图。(3)全班学生充分评价展示的年历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之处。教师在课堂中采用了生生互评的课堂评价方式,这种方式改变了教师占据课堂评价的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评价地位的传统评价模式,使学生成为了评价的主体,师生之间的关系一下子就平等起来,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精神。又如在上《营养午餐》活动课时老师先展示自己的午餐菜谱,让学生小组交流评价老师设计的营养午餐,评价老师设计的菜谱是否科学、合理。让学生帮助老师修改设计合理的菜谱。在这节课上,教师一改往日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采取了让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的形式。教师在课堂放下“居高临下”的评价态度,反过来让学生来评价老师,这样反而让学生有一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也使师生之间建立了平等、民主、宽容的评价氛围。通过上述二个案例可以看出,教师采用生生互评、学生自评、学生评价教师等多种评价方式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评价中来,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作用。因此,教师在课

  5

  堂评价时,应结合评价内容及学生学习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实现课堂评价的多样化。

  2.活动的方式多样化学生在每一次的数学活动之前,都要求学生自己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调查,并能结合课堂的学习内容,对要做的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不是单一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关系。而且我们才用多种不同的评价学生的方式,归纳为:“语言激励型”、“肢体赏识型”、“精神鼓舞型”、“物质奖励型”等。如:①快来和老师握一下手吧,把你的智慧传到我的身上。②老师用手抚摸孩子的头,“你终于敢大胆的表现你自己了。”③拍拍孩子的肩膀,“你精彩的发言又一次的超越了你自己,你真棒!”。又如,表现出色可以在学生光荣榜上画上一颗五角星,表现非常出色可以画上一颗五角星再加“+”好等。这些方面的评价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鼓舞,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值得研究。但学生的反应往往只是一个微笑。高效的评价应该是触动学生心灵深处的,能影响学生思维和能力发展的。那就需要从其它的层次进行研究。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是学生最自以为豪的。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他人的认同,也需要自我的认同。不仅仅是听别人说“你真棒”,更需要听自己说“你真棒”。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在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自评,:如:完成得很好,可以画一个红苹果给自己;完成得较好,可以画一个青苹果给自己,鼓励自己继续努力;完成得不好,可以画一个苦李子给自己,以示批评;本着发展性的原则,在进行评价后可以再给得青苹果和苦李子的学生一次乃至几次机会进行补充和修正,以得到红苹果为最终评价。在活动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学生活动成果的展示,。在数学实践活动课完成后充分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更能促进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如在学习了平移和旋转之后,我们上了一节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优美的图案的实践活动课,课上我们发现有些同学设计得很好,图案非常优美,有些同学的想法却很简单,设计出的图案也很单一,于是我们让同学们相互学习,不管哪位同学都要到别的同学那里学习,学完之后再对自己的作品修改。结果很多同学原先设计得并不美观的,都在别人那儿学得一招半式,然后把自己的图案还修改得像模像样。接着我们把每位同学设计的图案贴在黑板上展示一下,并在每张图案上写上了一句表扬的话。结果差不多每位同学都感到很轻松、很骄傲,因为他们的作品都得到了表扬。这也许要比直接展示几张好的作品效果要好的多,我们的评价不是针对几个优等生,我们要使每位同学都要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6

  又如我组老师上了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你寄过贺卡吗?》,让学生先在同学和家长之间进行调查,然后汇总所有数据,让学生根据数据进行计算,最后得出计算结果,再与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并进行了评价实验。评价方式有老师随堂评价加小组评价及互评的形式,学生的积极性相当高,基本上我们采取鼓励性评价为主,再加上建议性评价,学生表示满意,由于课堂气氛比较轻松,学生都感到特别放松,能尽情地发表看法,特别是一些后进生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也积极大胆发言,效果比较好。学生对于这种新型的学习活动方式很接受也感到很放松,因为这种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其中,用到了不仅是一种的数学知识。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之间,不再是老师一句话肯定或否定了,学生自己也当起了评价者,每位同学都具有了评价别人的权利了,学生相当受鼓舞。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形成,多媒体已走进了课堂教学,色彩鲜艳、活灵活现的动画,赢得了同学们的喜爱,调皮可爱的卡通形象加之机器人的配音给予学生的表扬是令之无比欣喜、欢悦的。因此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活动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我组老师在实验课时也曾尝试过,学生表现为很兴奋、新鲜。在平时偶尔用一下效果比较好,不过使用多媒体评价也得看准时机,如果泛滥成灾,将会大大影响效果。

  在以上这些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积极性大受鼓舞。学生的数感、估算、口算、解决问题、创造意识等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3.数学活动中更多关注学生参与的过程小学生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所能获得的成果大多都比较微小,但是我们主要看学生是否参与了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在实践活动中发现了多少问题,解决了多少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重在评价学生参与活动获取知识及信息量的多少,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方式,以及研究性学习方法,注重过程的评价。对于成果的检查是一种手段,并不是目的。如:当学生想出一种与众不同好方法时,教师要结合此方法的精妙之处进行边讲边评,有时还可以故作不知,请他指点。评价过程不需要任何表扬,学生也会有很强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来源于知识本身。4.上述评价方式的实施,促进了学生和教师各方面的成长(1)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新课标指出,学生过程性学习也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参与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渠道。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在数学活动课中,感受到活动所需要的知识都是来源于平时的课堂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有关系活动课的知识就会更乐于的学习,那么对于他们还没有明白的知识,在日常的学习

  7

  中,也会促进他们更加努力的去学习。因此我们在追求活动——学习——提升的整体结构的过程中,势必会依据学生情况设计教学时间结构、知识结构、师生关系结构等,有效的活动可以有利于促进这个结构的良性发展,方便教师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策略。可以说有效的教学活动如一把钥匙,帮助我们打开课堂教学的大门,认清课堂上的各种结构,促进教学质量。学生的能力实现了由过去重知识、重技能转变到重思维、重创新的转变,学生由怕学转变为乐学,积极动脑,动手实验,普遍喜欢上数学课,成绩有所好转。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责任感数学的综合实践课程的活动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更关注学生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又占着主体地位,老师只起到一个引导者和辅导者的作用,因此大部分时间都需要学生自己“放手一搏”,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下,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势必得到锻炼。在未来,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通过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有效数学活动,能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潜能,从而锻炼独立学习的能力,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是否得到落实,教师需要通过学生的语言、表情等得到反馈,其中语言表达就是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在新的教学方式下的数学综合实践课堂,通过活动方式、活动内容、活动主体等的转变,教学关注点也在发生变化,原来的“满堂灌”转变成了由学生唱主角,对于学习的困惑、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感受等等都需要通过他们的表达来传递给老师,在久而久之的“畅谈”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自然得到锻炼和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一个重要目标,因此从学生心理发展角度来说,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实行新型的评价制度,改变了许多学生学习态度及学习习惯,唤醒了学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使学生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学习,从而对自己的学业负责,提高了学习成绩。另外,学生作为互评的角色,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公平、公正地对同学进行评价,从而培养了学生对他人负责的态度。(3)有利于教师创新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教育个性和特色,是在教学语言的运用,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及教学情趣,教学风度等方面所显示出的较为成熟稳定的特点的综合。在科技日益发展的时代,教育理念不断更新,但授法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改变教师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就要从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入手,教师在引领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会感受到新的授课方式对课堂教学的良好的影响,从而使更多的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好的依据新课标的引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教

  8

  师转变思想,在其他教学设计上,也能更好的应用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加之活动课的多元评价的方式。同样的讲授,搭配不同的教学风格,明显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一位严肃刻板、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对学生的评价视而不见甚至做出消极评价的老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的教学风格也是影响学生发展的一个非重要因素。有效的数学综合实践课程活动,需要教师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然后设计符合教育理念的教学过程,于是慢慢有意识地形成重学生、重过程、重感情的教学模式,加上新观念下教师的个人魅力,新的教学风格就形成了。此外在课堂中按照学生的学习要求设计教学过程,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以评价的方式反馈,从而指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反思,促进学生发展,因此数学活动课也是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之一。

  (5)有利于教师增强科研意识,提升自身业务,提高团队意识我校数学学科的教师有多年的教学经验,科研意识较强,积极主动性高。我组在研究本课题时教师坚持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逐步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教师们不仅提高了理论业务,还丰富了课堂教学经验。处在教学的第一线,觉得有事要做,有事可做,有时值得做,主动性、自觉性得到了极大提高。在研究的过程中我组教师研读了有关专著、文章,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开放式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好途径。也写出了一些与之有关的论文(见附件3)。教师们在学习工作中互相学习,积极研讨,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较上一年取得了更加优异的成绩。(如图)(6)有利于回归“以人为本”本课题是研究数学活动课与综合实践相整合的研究,在这个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考虑到每个学生不同的智力结构和知识结构,引导有差异的学生把握学习的主动权,成为自己的学习主体,在接近或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的前提下不断发展自己的潜能并不断超越,这正是新课程中“以人为本”的回归。(7)对“数学生活化”理念得到进一步理解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但生活化只是数学学习的手段,决不可喧宾夺主。不要强求生活化。因此我们教师要建设“数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桥梁,使学生实现知识的理解和创造性的应用。我们也认识到了教师虽是落实“数学生活化”这一理念的能动主体,但学生才是学习过程中潜在的真正主体。教师“数学生活化”的主体作用往往以某些外显的教学行为呈现出来,而学生对“数学生活化”的主体作用则体现为更直接的内隐的结构同化。教师充分

  9

  尊重学生这一极具人文色彩的学习主体在学习中“生活化”的作用。五、课题研究的思考由于我们的研究志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研究、观察

  研究和行为研究法,虽从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两方面着手,力求整体改革,但由于研究人员的水平和时间所限,仍有相当多的经验成分、实验效果还要作长期跟踪。实验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还不够,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改进。如:

  1.如何将现有的一些成果进行推广,乃至深入,有待努力。2.怎样把数学活动课的数学方法渗透到其他学科中去。3.如何使教师的评价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成长,还需我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小学数学评价探究》张红芳《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0年第20期3.《多元化教学评价初探》冯万行《中国体卫艺教育》2010年第1期4.《用有效评价温暖课堂》金桂荣韩秀云《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年第3期5.《有效:从课程目标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有效评价》夏存芳《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第35期

  10

  

  

推荐访问: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有哪些 小学数学 课题 综合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