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华人在美国创业事迹(完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华人在美国创业事迹(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2华人在美国创业事迹(完整)

  篇一

  做钉子不做落叶

  在一个与自己所学专业毫无关系的领域进行创业,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多的是一种坚持,甚至是固执、偏执。当谈到为何放弃自己的专业,选择在互联网领域创业时,陈一凡风趣地形容:我是误入歧途了。在英国留学期间,陈一凡认识了一位在房屋中介打工的朋友,受朋友的影响,他误入房产领域,并开始了相关领域的探索和创业。我认为干一行就要爱一行,我接触了这个领域,我就想要把它做精。陈一凡说,我要做钉子,扎进去;不做落叶,随风飘。

  也正是因为陈一凡在房产领域固执地坚持,在英国留学期间他就开始尝试创业,积累经验。在回国之后,他首次创造性地提出了学生公寓预订平台化的概念,创办了同维思创网络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并在2012年底成功实现项目上线。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坚持

  对一般人来说,忍耐是一种美德,而对创业者来说,忍耐却是必须具备的品格。在陈一凡看来,让他能够忍耐创业艰辛的原因,是因为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我看来,理想主义者创业的第一目标不是赚钱,而是为了实现理想。陈一凡表示,因为坚持自己的梦想,创业的苦和累都不算什么,都能忍耐。创业初期的艰难,就像黎明前的黑暗一样,只要学会坚持与忍耐,光明终将降临。

  创业过程中,做到足够快、足够好、足够稳。即选择的创业模式要能够迅速实现、实现细节化运营、静下心来坚持稳步前进。这是陈一凡认为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在创业时应该坚持做到的。

  一见钟情组团队

  在创业的过程中,组建创业团队是关键的一步,因为创业团队能够实现1+12的效果。我们的创业团队由4名从英国和爱尔兰回来的留学生组成。陈一凡说,我们4个是一见钟情定终生。如此重要的事情,很难让人相信,陈一凡是通过约见网友这种不靠谱的方式实现的。

  在回国初期,陈一凡有了将留学生公寓预订平台化的想法。于是,就在某海归网站上发了找朋友的帖子。最终确定合作伙伴是在我发帖子半个月后。当和对方见面之后,我们都有一种相见恨晚、一见钟情的感觉。陈一凡笑着说,我们交流了创业想法,感觉彼此的气场、脾气相合,就组建了我们现在的创业团队。

  篇二

  敢作敢为现奇思

  近日,波士顿华埠地铁站人头攒动,硕大醒目的正宗羊肉串中文招贴和飘散四处的羊肉串香味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这家名为无二烧烤的羊肉串烧烤餐车,正是华人青年别出心裁求创业的大胆尝试。虽然刚开业不久,它已经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不小的轰动。不少食客慕名而来,有人感叹再也不用花时间跑到纽约法拉盛去吃烧烤了。

  无独有偶,华盛顿大学毕业的华裔杰森王在纽约街头的西安名吃也经营得如火如荼。凭借凉皮、扯面等特色小吃,这个小店在纽约食圈已名声大噪。

  经济大环境的低沉并未影响华人青年的创业热情。经历几代华人的拼搏奋斗,新一代华裔青年们积攒了大量的正能量。他们不再遵循前辈的老路,敢想敢做,创业精神不可小觑。

  意大利一名华人青年与他人联合创立网站,为在意华人群体提供更多的商机和生活信息咨询。在他们的网站上,既有奢侈品转让、汽车转让等商业信息,更有着租房、自我推荐等生活信息,甚至还有火腿商人出售火腿的信息。同类的网站虽数不胜数,而他们却因定向针对华人群体,并贴心地配有中文解释和图片而广受关注。

  拨开迷雾见朝阳

  经济危机迷雾紧锁,如何在低迷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在异国他乡占据一方市场,临机应变十分重要。

  据无二烧烤的老板刘晓介绍,MBA毕业后,他一心想把纽约法拉盛街头鼎盛的路边烧烤引到波士顿来。然而,波士顿政府明文禁止露天烧烤和炭火烧烤,差点使得计划流产。经过与热爱烹饪的创办人鹏一商讨,最终他们将新买的餐车精心改装,车内使用煤气和火山石烤炉。浓郁的中国传统路边摊特色被保留下来,这种环保的方式也更利于保留烧烤原味。正因如此,他们的良苦用心一直被大量食客津津乐道。

  创业,更需要百折不挠的勇气和敏锐的眼光。

  声名大噪的育鼠专业户沈月雷就是苦尽甘来的典型。在纽约大学医学院攻读博士后时,两篇学术论文意外发表失败,不仅断送他的教授梦,甚至连在美国医药企业找份好工作都难。山穷水尽之时,沈月雷凭借自身小鼠基因敲除研发的优势,借钱创业,主攻养鼠。通过删除或改变小鼠的特定基因,公司产出第一批战斗鼠,而凭借出售使用执照收费,他们成功销售到了近百家实验室公司,赚到人生第一桶金。

  脚踏实地创业路

  创业难,海外创业难上加难。华人青年在外创业,虽然大多拥有丰富的海外生活经验,但仍缺乏行业经验和人生经验。真正到商业经营层面,更是面临着很多难以招架的困难和挑战。

  在伦敦郊区经营美甲店的露西说,创业之初,她凭借大量复古的中式美甲花纹在众多美甲店中脱颖而出,吸引了很多顾客。而随着竞争的愈发激烈,中西审美的差异体现得越发明显。她说:当我辛苦两小时制作出的花纹被顾客完全否定时,心中真是痛苦万分。

  商业环境的瞬息万变,也要求创业的华人青年蓄势待发,时刻抓紧机会。27岁的马来西亚建筑工程机械零件批发商萧国丰,在经历了一年无厂房无员工的独自家庭办公后,遇到了一次将业务延伸到中国的机会。他果断前往中国考察,与当地厂商签约合作,最后成功将公司生意纳入正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海外创业的华人青年们,凭借他们的热情和智慧,打造属于自己的商业王国。创业,不仅要别出心裁,更要注重修炼内功。如何保持创业之初的活力,在开门红之后继续乘风破浪,华人青年们还需继续修炼。

  篇三

  大学就开始做生意

  年仅32岁的谢家华是Zappos.com的创立者之一,也是这家网络营销巨头的行政总裁。他的父亲谢传刚和母亲李小林都来自中国台湾。父母早年从台湾辗转到美国定居,后来在伊利诺伊州生下谢家华,家华是三兄弟中的老大。据父亲介绍,家华从小就思维敏捷而且很独立。

  谢家华的童年可谓顺风顺水。他从小在旧金山长大,后考进哈佛大学主修计算机,19岁就拿到毕业证。哈佛期间,家华不仅获得电脑大赛冠军,业余时间还租了一间寝室开比萨店,尽管店里生意一般,却积累了第一本生意经。

  21岁那年,家华放弃读博机会,与室友圣杰马丹一起进入一家公司当程序员。此事令朋友非常不解,但谢家华认为,自己有一种独到眼光。

  的确,没多久,家华和马丹就开创了网络广告公司LinkExchange。这家公司仅用两年时间就发展成有200名员工的大公司。1998年,LinkExchange以2.65亿美元的身价卖给微软。从中,谢家华挖到了第一桶金。

  卖鞋之初差点破产

  199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谢家华结识了一个比自己更年轻的尼克斯威姆。斯威姆提出一个其他者从来没有想到的主意:网上卖鞋。斯威姆说,鞋类零售有400亿美元的市场,其中5%,也就是20亿美元的市场是通过看订购目录邮寄的。那一刻,谢家华一下子被点化了。

  于是,谢家华往斯威姆的网上售鞋公司ShoeSite也就是Zappos的前身先后注入100万美元。6个月后,两人开始一起经营Zappos。但Zappos当时基本卖不出什么东西。两人只用一天时间讨论如何做品牌,最后敲定以提供最好的服务为发展方向。那时我们每天都想着可能破产,直到我们从富国银行里借到600万美元的最高借贷额。

  谁也想不到,一个网上售鞋帝国就此诞生。2000年,Zappos的业绩达到160万美元;2001年为860万美元;以后年年成倍数增加,很快突破了3000万、8000万、1亿。如今,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调查,在30亿美元的网上卖鞋市场中,pos占到1/5,去年业绩突破6亿美元,客户400万。

  靠免费退货杀出重围

  谢家华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不愿意把钱花在打广告上,我更喜欢把它花在改善顾客服务上。Zappos奉行鞋合适即穿,不合适便换的宗旨,尽管它不是第一家提供免费退货服务的网上商店,但谢家华令这项服务成为Zappos杀出重围的法宝:只需一晚,货物便可送到客人手中;若不满意,可享有免费退货。为此,仅去年Zappos的运输费就花了1亿美元。而事实上,Zappos只有去年转亏为盈。

  谢家华表示,这是一个留住长期客户的策略。统计显示,60%的Zappos顾客是回头客,还有25%的客人是朋友或家人介绍的。

  每月给自己买双鞋

  2004年1月,愈发扩大的Zappos决定搬到拉斯韦加斯。我和斯威姆吃午餐的时候开始谈,吃完就拍板了。谢家华轻松地表示。事实上,谢家华和斯威姆往往一个钟头或一天的工夫,就做出重大决定。

  客户服务是谢家华一贯追求的理念。毕竟,服务品质才是Zappos的立足之本。

  Zappos现在还增加了皮包、手套、墨镜等用品,因为他相信网络行销还有更大的空间。仅鞋子这个领域,他就有信心占领美国1/10的市场。生意之外,他也不会亏待自己。他每月都会给自己买双新鞋,也算是对Zappos的一点贡献了。

  华人海外创业:低调坚韧务实的成功基因

  2011年《华侨华人蓝皮书》发现,全球华商财富绝大部分仍然集中在东南亚和港台地区,但中国内地富豪的崛起和发达国家华人高科技企业的兴起,正在改变全球华商财富的地域和行业分布格局。

  善于抓住商机

  国务院侨办统计显示,目前全球约有4500万海外华侨华人。从上世纪80年代早中期,第一代中国内地留学生走出国门开始,经过了近三十年的时间,无论从人数上,还是从职业分布与职位层次上,华人都已经有了相当的积累与成就,其中不乏优秀的创业者。

  这些受过最好教育的中国人创立企业的领域与方式,和早年的海外华商已有了质上的飞跃与区别,他们显然比当年的创业者更具有知识性,更有前瞻性,当然也不乏第一代创业者的特征,低调和务实。

  参与《蓝皮书》华商部分写作的华侨大学经济学系饶志民教授告诉记者,在开办企业时,这些新一代创业者往往已经发明高质量的产品或新式服务,或者对自己将提供的传统产品与服务有确切的知识,并且有对市场的相关知识作为基础。并且他们在扎入其商业体系业已相对完善与成熟的社会后,经过头几年的文化冲击后抓住了机会,找到、掌握了在当地创建商业的切入点与路径。

  比如,朱家良(James Chu)1987年到美国时,一文不名,但他后来创立的品牌View Sonic是美国显示器最大的独立品牌,年销售超过10亿美元;孙大卫(David Sun)、杜纪川(John Tu)创立的Kingston公司的销售额超过16亿美元。

  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网络新经济时代,从香港移民王嘉廉(Charles Wang)创办CA(Computer Association),到陈丕宏的宏道公司(Broad Vision),进而到杨致远创办雅虎(Yahoo.com)成为网络经济的标志,这一段段华裔在科技界的传奇故事就更为人所熟知。

  总结成功经验的时候,王安电脑创办人王安曾说:与其说在于天赋,不如说是通情达理。所谓通情,就是通晓美国国情和世界计算机行业的行情,达理则是明察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原理。

  在多重困难中的坚韧

  海外的华人创业者被德鲁克认为是新兴的超级经济力量。创业不易,异乡创业更难,因为创业需要不少的社会资源,海外华人创业者艰辛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很难能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创办了Future Labs和WebEx的朱敏刚到美国时就住在校外,即便打工也寻找能与美国人更多接触的工作,为更多了解美国文化和思维。

  创业者面临的最大的不确定性就是如何获取创业和维持企业的继续生存资金。国务院侨办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教授庄国土告诉记者,在早期缺乏现代银行与大型信贷组织支持的情况下,华人主要是通过亲戚、朋友等关系网来获取支持。不过美国硅谷著名华人创办的专业社团华源科技协会,也在为硅谷创业公司提供与风险投资人、成功创业家接触和交流的平台,这无疑增加了海外华人在困境中的创业机会。

  

推荐访问:华人在美国创业事迹 事迹 在美国 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