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多章3篇

2023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多章3篇

有关人民法院工作计划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法院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3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多章的文章3篇, 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2023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多章篇1

  (20xx年10月11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地区把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摆在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来抓, 聚焦制约企业发展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问题,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明显改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走在全疆前列。

  2020年全疆首次“放管服”改革考核中,地区在地州评比中名列全疆第一; “12345”政务服务热线“接诉即办”工作模式被广大群众认可,并在全疆复制推广。2021年度地区在自治区政务服务能力第三方调查评估中位列全疆第一; 在自治区首次开展的第三方地(州)营商环境评价工作中,阿克苏地区总体评价位列第一梯队。

  一、高位推动,解决难点问题

  “工作人员一天就给我们办好了企业开户等相关手续,速度非常快,感觉特别方便。”拜城县德运物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生东伟说,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经济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2019年年初,地区成立了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领导小组,设立6个专题组,明确职责、压实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工作交流,做到各项改革任务统一安排、同步推进。20xx年,地区又专门调整充实了领导小组,统筹协调、高位推进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针对企业反映的难点、堵点问题,地区制定印发了《阿克苏地区20xx 年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治理工作方案》,重点围绕扩大政策宣传、落实政策兑现、提升政务诚信、规范监督执法、优化政务服务、规范公共设施报装、优化融资信贷、推动用工稳岗和强化园区服务等10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制定40条具体治理措施,全面提升政府行政效能,为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提供有效保障。

  随着一份份投资协议的签署和一个个项目的落地建设,营商环境愈发成为阿克苏的“金字招牌”。

  二、强化监督,优化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必须久久为功。

  “通过义务监督员机制,可以更好地搜集影响营商环境的热点、堵点、难点问题,汇集社会各界意见建议,促进行政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积极构建‘亲清’政商环境,助力地区营商环境全面优化。”地区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

  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刘春说。

  为进一步拓宽营商环境监督渠道,完善监督机制,提高监督效率,推动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都为营商环境、处处都有营商环境”的良好发展氛围,地区结合实际建立了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机制,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 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

  2021年,地区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负责人及中层骨干、行业协会

  (商会)负责人、个体工商户和党政机关干部中聘任125名代表作为地区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全方位对影响地区营商环境情况进行实时了解。发布《阿克苏地区关于广泛征集破坏营商环境问题线索的公告》,充分利用地区“12345”政务服务热线和“12388”地区纪委监委投诉举报电话,及时了解掌握破坏营商环境问题线索,建立问题清单,督促问题涉及单位加快整改。

  20xx年,地区新增聘任律师和新闻媒体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加强监督力度。自营商环境义务监督员机制建立以来,监督员累计走访企业280余家次,共收集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31条,督办23条、转办10条,办结30条,正在办理1条; “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受理涉及营商环境投诉问题86件,办结86件;通过召开座谈会收集监督员反馈问题10类42条,县(市)及地区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协调办理并答复监督员。

  公平公正的办事、高效便捷的流程、优质到位的服务、及时有力的帮助, 对市场主体来说,真切感受胜得过千言万语。软环境和硬实力的“双翼齐飞”, 激活市场主体活力,汇聚发展的澎湃动能。

  三、立足需求,提升营商环境

  地区一系列“大动作”让企业办事更加方便、更加顺畅,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一是打造富有活力的市场环境。积极推进“银税互动”“政采贷”“信易贷”和“政银保担企”融资贷款模式,开发更多符合小微企业需要的贷款产品。

  二是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实现企业开办由原来2个工作日办理6个事项,压减至1.5个工作日内并联办理6个事项;推行项目联合验收,将工程项目全流程审批事项压缩至60个工作日以内;大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探索实施“全领域通办”,101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 “全疆通办”,117项“乌阿通办”,541项“全地区通办”,458项地区、阿克苏市“同城通办”;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围绕自然人和法人生命周期,

  梳理打造116类“一件事”套餐;深化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试点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改革,145项延伸事项乡镇基层群众“就近能办”;开通运行地区7×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厅,实现860项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事项自助办理;进一步拓宽“12345”热线承办体系,提升转办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持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推动实现房建市政类工程项目全流程电子化开评标,推进地、县远程异地评标;在地区本级推行投标保证金减免举措。

  三是打造公平公正的监管环境。积极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加强重点领域和网络交易平台监管,严厉打击网络交易欺诈行为,持续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及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着力推进专利转化项目申报。

  四是打造公平透明的法治环境。进一步优化法院服务,设立一站式电子送达中心,简化小微企业破产案件审理程序,提高办理破产便利度。

  五是打造包容普惠的创新创业环境。大力开展创业培训和招聘活动,围绕地区优势、主导产业,加大科技计划项目组织实施力度;探索推行“揭榜挂帅” “点将配兵”等人才项目申报实施模式,加大人才引育力度。

  六是打造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加快推进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实现全地区8个自治区级以上园区开通公交车或班线客运车辆;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推进基础教育巩固提升,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改善。

  今年1-8月,共减免226家中小微企业投标保证金726.4万元;使用电子保函替代投标保证金,释放企业现金流12.8亿元;累计27个牵头单位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任务事项58个,完成9家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的监督检查,征集企业专利转化项目6件;全地区新增创业8066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24.86万人次

  一串串耀眼的数据,一项项实打实的便民措施,背后是地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个有力举措。

  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下一步,地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自治区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办法》,进一步提升服务企业、服务项目能力水平,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助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多章篇2

  (20xx年10月11日)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的重要发展要素。

  近年来,珲春市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坚持解放思想,深化简政放权,不断创新工作举措,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建设水平,努力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新型政商关系,确保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珲春市聚焦改革创新、企业开办便利度、企业开办成本、项目审批优化等核心要素,推动简政放权改革再深化。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扎实推进行政许可事项清单梳理编制工作,组织全市34个职能部门,认真梳理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220项,做到全覆盖、无遗漏。

  健全规范高效的市场主体准入和退出机制,持续提升市场主体登记规范化水平,依托吉林省市场主体“e窗通”系统,不断优化企业注销服务,全面实施简易注销,降低市场主体退出成本。

  设立“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专窗”“个转企服务专窗”,设置企业服务专员指导企业申报,提高行政效能,大幅缩短企业申请时间,实现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免费向企业邮寄首套5枚印章及营业执照,实现企业开办登记零成本。今年以来,已免费发放270套公章,为企业节约成本约26.4万元。

  为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结合实际制定了《珲春市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设立联合审批办公室和受理窗口,通过网上审批、不见面审批,让大数据“跑腿”,使企业办事更便利。同时,不断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及时动态调整更新政务服务事项库,建立政务服务中心进驻事项负面清单,加强对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的业务指导及日常管理。切实完善“吉事办”服务功能,推动更多办理事项实现“掌上办、指尖办”。

  珲春市把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作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环节,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加快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逐步形成了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政府监管逐步向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转变。

  为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效能,珲春市制定数据共享协调机制,指导全

  市各部门单位在原有267条目录基础上归集今年数据共享内容,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新增数据共享目录条目31条。年初至今,共享数据达46万余条。

  为提升窗口服务效能,珲春市创新举措,进一步规范“窗口无否决权”服务的标准和流程,制定珲春市政务大厅“窗口无否决权”服务机制,推进综合性实体政务服务中心和专业分中心全部实行“窗口无否决权”服务。新设“办不成事请找我”窗口,公开受理群众在政务大厅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 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

  珲春市积极拓展便民服务应用,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便利化水平。协调市税务局与房产、不动产共同建立组合式窗口,实现线下一窗受理、并行办理,纳税人可通过电子税务局进行网上房产交易申报及缴税。积极探索整合企业所得税和财产行为税综合申报表,目前,已完成财产行为税报表合并。建立税务系统监管体系,进一步压缩办税时间,减轻企业负担。加强数据共享,落实容缺办理。同时,扎实开展重点领域涉企收费整治,针对供水、供电、供气、供暖4 类领域企业开展收费专项检查,着力规范违规收费,切实增强收费企业合规经营意识,督促其做好自查自纠。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等渠道开展网上征集线索活动,向社会公开征集涉企违规收费线索,深入挖掘涉企违规线索。

  珲春市积极营造“亲”上加“清”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推进改革、改进作风、优化服务,全力为企业办实事,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水平。

  珲春市成立营商环境监督及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对60家中小企业和招商项目开展“一对一”帮扶,为企业和项目建设解决实际困难。今年以来,珲春市建立了“营商环境监督暨企业服务平台”微信群,积极宣传省州扶持政策,为企业答疑解惑,协助企业办理相关手续,不断提升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目前,已有350家企业入群。

  为推动“双创”平台高质量发展,珲春市积极参与全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活动,推动双创基地建设,筹备开展珲春市创业项目、示范基地认定、年度创业活动等,现已形成初步方案。采取“一企一策”措施,深入了解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项目顺利实施。

  为满足企业、个人及重大事项办事需求,珲春市实行政务大厅全员在岗, 预约式“一对一”办公模式,做到即来即办、即办即走,减少在大厅内滞留时间。今年以来,接待群众6132人次,办理业务5372件,日均办件量近400件、日均接待人数500多人,切实解决了群众的急事、难事、操心事。同时,成立“民

  生保障工作专班”,建立全市涉疫诉求办理督导工作机制,提高涉疫群众诉求办理时效。梳理汇总群众诉求热点、难点、堵点问题,推动“即接即办、日清日结”机制,指派专人跟踪民生诉求办理反馈情况,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跟进、件件有回音。今年以来,共受理“12345”政务服务热线6199件。

  革故鼎新东风劲,策马扬鞭再奋蹄。展望未来,珲春市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探寻具有珲春特色的优质营商环境之路,真正提升效率、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让群众办事更快捷,让市场主体更活跃,让发展势头更强劲。

2023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多章篇3

  (20xx年11月1日)

  “赣州出台一系列惠企利企的优惠政策,给了我们很大支持。”近日,江西粤磁稀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青说,公司不仅享受到了省级发展专项资金、销售奖励、用工用电补贴等补助资金400多万元,还获得了赣州市重大项目引导资金1亿元的贷款支持,极大地缓解了资金压力。据统计,截至今年9月,赣州市“亲清赣商”掌上兑现平台为57.28万家企业兑付各类惠企资金

  103.41亿元。

  奏响“干就赣好”最强音。去年以来,赣州市坚持“大湾区能做的,我们也要能做到”目标要求,创新机制、改革攻坚、优化服务,持续开展对标提升专项行动,深化营商环境领域问题专项整治,凝心聚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为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助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如今,赣南大地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先后引进吉利科技、佳纳能源等一大批“5020”项目,特别是总投资达101亿元的富士康工业互联智能制造项目落户赣州经开区,成为赣州市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现代高端智能制造企业项目。据统计,今年1月至9月,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1.29 万户,同比增长27.10%,市场主体总量达80.68万户,居全省第一,注册资本(金) 达16786.41亿元,同比增长11.7%。

  一、锚定蓝图,创新机制,提高效能

  今年6月29日,位于南康区的格力电器(赣州)智能制造基地迎来首套空调顺利下线。从项目洽谈、签约到开工建设仅用75天,从总装车间打下第一根桩到首台空调下线仅用12个月。“没有想到这里的政务服务这么好,让我们在老区也能享受到比肩大湾区的服务,政府对企业是有求必应、有叫必到。”谈及赣州的营商环境,格力电器总裁助理王晓彬感慨地说。

  企业点赞的背后,是赣州作为江西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 努力提供与大湾区无差别的办事体验。

  一是锚定“一号工程”改革蓝图。赣州在今年初组织各地各部门全面对标国内先进城市及省内兄弟设区市先进做法,梳理现状差距,明确目标任务,制定235项对标提升改革清单,锚定了全年改革目标和攻坚方向。市政府与各县

  (市、区)、18个评价指标责任单位签订责任书,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推动目标任务落实。

  二是夯实“一号工程”政策基础。赣州全面对标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内先进城市经验做法,先后印发实施了“放管服”改革、对标提升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文件,建立任务台账,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出台《赣州市领导干部插手干预工程建设项目登记和备案报告制度(试行)》,进一步规范全市工程建设领域市场秩序。严格落实“安静生产期”制度,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推动企业“安静生产期”制度落实的通知》,细化工作举措,明确“安静生产期”适用范围,规范监管方式和执法行为。加快融湾步伐,夯实融湾基础,积极推动深赣合作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推进营商环境等多层次多领域对接合作,县区之间、园区之间签订多项深化战略合作协议,编制深赣对口合作五年实施方案,制定重点推进事项清单,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

  三是筑牢“一号工程”机制保障。赣州夯实主体责任,狠抓责任落实,实行“每月一调度、每季一通报、半年一督查、全年一考核”推进机制,并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各地各部门年度综合考核内容,纳入各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述职评议内容,形成倒逼效应。

  二、聚力攻坚,改革创新,激发活力

  一是对标提升,开办企业便捷高效。赣州市东之方装饰有限公司的段观秀在今年初就感受到了,她领到营业执照只用了半天。这是赣州扎实开展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专项行动的具体实践。

  成效好不好,数字来说话。企业开办实现0.5个工作日零费用办理,将照、章、票、保、金合并为一个环节,实行企业歇业备案制;获得用水、用气报装流程分别由9个、7个环节优化为2个环节,办理时限由12个、13个工作日精简至 3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实现一般登记压缩至3个工作日,20项业务60分钟内办结目前,赣州年初制定的235项改革清单已完成185项,办事时间、环节、材料、费用持续减少。18项评价指标基本达到年初确定的对标提升进度要求,整体排名在全省设区市靠前,上半年开办企业、招标投标、跨境贸易、政务服务等多项指标名列全省第一。

  二是改革创新,办理业务方便省事。“以前办个特种设备登记业务,要跑到赣州市区,距离远、不方便,现在不用出县就能全部办完,避免了来回跑的麻烦,既节约了时间又省去了成本。”安远县圣邦燃气有限公司代表郑女士说

  起“市县同权”改革带来的好处,她连连称赞。

  三是大刀阔斧改革,大张旗鼓创新。赣州创新推出“市县同权”改革,建成市县联动审批平台,将118项市级权限下沉至各县(市、区),实现同一事项“全市通办、同标准办理”。“全产业一链办”改革全面推行。20个县(市、区)全部设立“全产业一链办”专区,将首位产业全链条审批服务事项纳入专区受理,已为格力、吉利、威高等600余家重点招商引资企业提供“一企一策” 定制式全链条五星级政务服务。实现工程建设项目“一站式”集成审批。市县两级政务大厅全面设立“一站式集成”审批专区,建成了“项目策划生成平台”, 出台了工程建设项目策划生成管理办法,“一站式集成”审批优化为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只需一张申报表、一套材料。在全省率先实行“不动产见面+司法查控” 不见面办,建立线上通道的执行联动机制。

  四是数字赋能,政务服务触手可及。赣州成立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集成优化,推动更多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智能办。打通电力、社保、不动产登记等15个省、市级业务系统,建成“数字政务指挥舱”,151个高频事项“跨省通办”,127个深圳事项在赣州自助可办。实现“1+N”通用综合窗口全覆盖,162个事项纳入综合窗口受理,全市共设通用窗口917个。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帮代办、兜底办机制,为企业群众在“企业开办” “工程报建”“跨省通办”“惠企政策”等六大重点领域开展帮办代办。创新研发首个政务“数字人”,探索政务“数字人”逐步替代一窗受理人员的数字化改革新模式。

  三、优化服务,助企纾困,提振信心

  扫码添加扣扣,获得更多文稿实用素材

  “不久前才递交了账户信息资料,没想到这么快就收到了一笔高新技术奖励资金!”日前,研创光电科技(赣州)有限公司享受到了一笔奖励资金。

  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让企业增强获得感。这是赣州打好助企纾困“组合拳”的其中一招。赣州以扶实体、优环境为重点,以政策落实落地为抓手,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

  一是系列纾困政策密集出台。赣州在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减税降费政策

  举措,制定出台市级应对疫情助企纾困“34条”、稳经济促发展保就业“35条” 等政策措施的基础上,新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负纾困助力小微企业平稳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通过降低运营成本、加大行业帮扶、强化金融支持等有力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同时,在全国首创“跨省、跨关区、跨陆海港”通关新模式,实现同港同价、同等效率,为企业节约物流时间成本40%、物流资金成本30%。

  二是干部为企业排忧解难当“店小二”。赣州充分发挥政企圆桌会议、产业链链长制、驻企特派员等帮扶机制作用,建立顺畅的信息反馈渠道,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点痛点。今年1月至9月,全市共召开政企圆桌会议210次,协调解决问题761个。率先在全省推出惠企政策“线上一网、线下一窗” 集中兑现改革,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直达企业”。赣州建成“亲清赣商”掌上兑现平台,市县两级全面设立“惠企政策兑现专区”。

  三是以刀刃向内的决心除顽瘴痼疾。赣州深入开展“新官不理旧账”、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四个专项治理, 建立健全即诉即办受理机制,全力抓好问题诉求化解。“新官不理旧账”问题专项治理办结销号56件,维护企业权益3420万元,得到江西城瑞项目管理公司、江西天剑司法鉴定中心、兴满医疗等企业给予的好评。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让赣南大地成为要素集聚磁场、企业成长沃土、投资兴业宝地,赣州一直在努力。

推荐访问:工作总结 优化 环境 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 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汇报 2021优化营商环境上半年工作总结 优化营商环境年度总结 2021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计划 优化营商环境半年工作总结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报告 优化营商环境总结语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展情况报告 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